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面对流量刚需 运营商为啥硬气不了

这个看似挺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答案肯定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如果联想到银行、保险、理财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中石化、中石油还有中海油等中字三兄弟与N个民企加油服务公司,都同样存在拉抢客户,赤膊上阵搞竞争的形势,面对用户依然能够强势。余额宝更是限量发售,而且甚至出现了“余额宝也要抢,额度半小时售罄”的新闻报道。要知道,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只有4%上下,在互联网金融中已经是比较低的收益率水平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余额宝照样硬气。霸气侧漏的余额宝,已经让网民大呼看不懂,更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工信部1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用户全年月均流量高达1.77GB,是2016年的2.3倍;而这个数据在2017年12月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5GB。另外,中国电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其用户DOU达到了3.5GB。而且根据思科公司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至2015年的8倍,户均流量超过4GB/月。流量和金融与油气是同样具有有限性的资源,面对用户庞大且持续高速增长的流量刚性需求,运营商为什么就硬气不起来呢?

一、持续的低值“管道”化,限制了运营商的底气

一方面国家层面强力推行的“提速降费”既要“快上加快”+“宽上加宽”,又要求“一降再降”,讲政治的运营商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加大网络硬件等建维力度,筑好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面对用户庞大的流量需求,和企业从语音向流量经营转型的需要,运营商出于强化自身竞争实力的考虑,也是积极打造硬件,主动提升软件。而且大视频+大流量+不限量的业务需求,客观上也对运营商的网络容量和承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运营商需要提供一个持续优化的网络通道。

但是囿于“内容”的不足或者欠缺,运营商还局限于一条腿走路。而互联网公司迅速填补了运营商“内容”空缺,通过提供优质的应用,互联网公司业务替代了运营商传统业务。电信运营商正在被加速“管道”化。另外,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快向基础网络渗透和布局。以国外谷歌、脸谱,以及国内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从硬件上不断蚕食“管道”份额,软件上不断压缩“管道”价值。2017年的经营数据显示,电信业务总量、用户净增和收入总量分别同比增长76.4%、8%和6.4%左右。这三个数据说明,电信业务收入远低于电信业务量增长,运营商的“管道”价值急剧下降。而且长久以来“买涨不买跌”,“便宜没好货”的思维惯性,更让运营商丧失了部分群众基础,通信行业地位日趋暗淡。

二、深度的无序降价竞争,削弱了行业整体实力

进入2018年以来,运营商面临的一个是移动电话用户增幅低于6%而普及率破百,一个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低迷,甚至远远低于人口自然更迭的2.1。电信行业已经陷入内容供给与分发短缺、人口增长红利释放殆尽,移动通信市场渗透率趋于饱和,万物互联尚未成形,直接导致用户发展空间受限的不利境地。即便已经万物互联,囿于万物互联带来的直接连接价值较低,单纯依靠拓增连接规模难以有效拉动收入增长。现阶段,三大运营商的新增用户主要来源于相互争抢对手的存量用户。而且随着网络、渠道、管理和服务同质化越来越高的情形下,降价成了唯一选择。另外,美英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4G 商用后三年左右流量增长放缓并触顶,流量资费加速下降,年降幅超过30%,对收入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拥有最近的互联网入口,运营商的“管道+”本来可以一帆风顺,一起绝尘。但是却被自身的缺乏“互联网基因”束缚住了手脚。“内容”信息流的缺失,导致运营商在面对互联网公司围追堵截时,毫无招架之力。以至于行业内的“不限量”套餐仅仅一年内就从358元相继降低到98元,甚至降低到打点营销的39元。另外,在虚商即将正式发牌,腾讯电信运营商、阿里电信运营商、百度电信运营商即将诞生之际,不掌握信息流的运营商,流量必然要加速贬值。失去了率先发力“内容”的机会,运营商重建信息流的过程将会十分困难与缓慢。

三、失去了资源分配权,运营商不再是“宇宙中心”

从2G时代开始,一直到3G中期之前,网络资源的有限性被放大,运营商的“管道”阻隔了用户与“内容”提供商的连接,因而掌控了向用户提供“内容”的入口。通过向各“内容”提供商分发有限的“管道”服务,运营商把控了最为关键的资源分配权。处于“宇宙中心”的运营商主导着整个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初装费、双向收费、异网短信差价、异地漫游等等,赚取了用户巨量真金白银。2010年之前的运营商虽然广受诟病,但是面对互联网公司和用户当然是强势一方。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从3G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4G时代以来,运营商的网络容量和承载急剧扩张,网络资源的有限性被迅速压缩,物以稀为贵的时代被打破。以国外谷歌和脸谱,国内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分发“内容”,让用户产生了巨大的黏性。依靠聚拢的巨量用户,互联网公司逐步掌握了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权力。随着互联网公司业务不断深入替代运营商的传统业务,电信运营商逐步远离“宇宙中心”。互联网公司的通信信息产业主导权越来越大。而且发展至今,运营商曾经的政策红利除了牌照垄断、频谱配给和码号分配外,其他的都已经成为过去。资源和政策红利用尽后,运营商重回“中心”之路将会无比漫长。

四、网络中立“大锅饭”,限制了运营商的选择权

由于过度偏好互联网公司,让电信运营商发展受阻的案例,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美国政府不得不推动废除了颁行三年左右的网络中立法案。美国废除网络中立法案,能不能定义成“嫌贫爱富”,或者打上其他的歧视标签?这些暂不讨论。仅仅从多位通信行业专家的分析来看,废除网络中立法案,至少为美国电信行业打开了再创业和创新之门。面临同样的5G+NB+云发展战略机遇,美国政府为其电信运营商复兴网络扫除了制度上的障碍。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的之间未来会是“劫互联网公司之富,济电信运营商之贫”吗?

万物互联到来前,我国运营商的降价减收潮已经愈来愈明显。面对巨额的网络建维和营销成本压力,以及5G+NB+云建设前期的巨大资金需求,运营商的“赔本赚吆喝”不会是常态。经过“宇宙中心”的两个轮回之后,通信信息产业的格局必将重构。在通信设施已经公共基础设施化的中国,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免费享用的带宽红利的时代会不会终结呢?何时会终结呢?互联网公司会不会为电信基础设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呢?现阶段,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大王卡通过定向免费,各取所需,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信息流和用户流获取的共赢。但是该怎样定性联通与腾讯之间的这种相互扶持合作关系呢?中国联通是不是涉嫌“嫌贫爱富”呢?

实际上,作为先行先试的美国已经为5G+NB+云聚力,更为“后向流量付费”等新业态打通了关口,铺好了道路。如果我们也实行放松行业监管,甚至放弃“互联互通”的强行管制,运营商会不会重新爆发呢?未来的通信信息产业将呈现怎样的业态呢?(杜建民为C114特约作者)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