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PK:华为荣耀与小米优势解析
近两年,诸多传统手机厂商或多或少都活在小米的阴影当中,具体表现为:被迫纷纷触网,一时间呈现出“非理性繁荣”。实际上,一些传统手机厂商的规模要大于小米,只是小米的惊人成长速度令他们感到威胁和担忧,这也是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时所产生的焦虑感。在尝试互联网操盘的厂商中,华为不是最早的,但其互联网品牌荣耀却是跑得最快的一个。
一、追随式创新,是驱动荣耀快速成长的思想武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于创新的态度,强调宗旨。一方面强调创新的价值。无论是追随式创新、连续创新、还是颠覆式创新,都是基于用户的显性或者隐性的需求,重要的在于追求市场上的成功,华为推动有价值的创新。另一方面对自主创新有正确认识。任正非有个形象的说法,1+1是西方人发明的,难道我们还要从1+1重新开始吗?
追随式创新具有实践成本较低、最容易带来直接价值的特点,已经成为华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成立至今二十多年来,华为有诸多竞争对手。无论是当年国内并称的“巨大中华”,还是来自国际的阿尔卡特、西门子、富士通、朗讯、北电等,都在华为追随式创新之下,落于华为之后。
所谓追随式创新,就是在模仿中不断改进,在增量上寻求突破,以实现快速成长。在手机销售上,荣耀就是典型例子。
1、追随,就是对标小米的操盘模式,学习小米,死磕小米。
概括性回顾一下荣耀一年来与小米的纷纷扰扰:以荣耀和畅玩两个品牌分别应对小米和红米。每款产品的价格上,要么低出1元,要么是100元。每一次小米的节日或者发布会,荣耀都在密集宣传,或者造节。学习小米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操作模式,线上炒作、提升品牌溢价、控制出货,线下分销托盘、大规模出货。建立自己的粉丝体系,通过粉丝进行口碑传播。
荣耀从起步到成长的每一步,似乎都有小米的影子。其实,最初荣耀的独立,也与小米有莫大关系。刘江峰早早认识到小米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小米模式下“携用户以令渠道”的思路。他以小米的成长性为例,逐步说服了华为内部不同的声音。可以说,荣耀的成功,小米具有较大的功劳。
2、创新,就是不因为模仿小米而迷失方向,勇敢做自己。
模仿别人容易,做自己最难。在华为内部,任正非曾纠正过荣耀的发展方向问题,可以学习小米,但要有一定限度。6月份荣耀提出“勇敢做自己”的口号,并且不断践行。具体表现有:
打破小米单一的渠道模式,荣耀开展全渠道销售,增加用户接触面。产品线布局拓展小米不敢进入的高端市场,如荣耀6 Plus价格突破3000元。结合自身优势,快速推进国际化销售,先后进入亚洲、欧洲等市场超过50个国家及地区。除了线上炒作外,跨界到影视、文艺、体育等领域,进行联合宣传,突出核心价值观。在粉丝文化建设上,强调“理性社群主义”,而不是“粉丝狂热主义”。
在追随式创新的驱动下,荣耀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其成长性甚至超过小米。荣耀手机销量超过1000万部,一年时间实现了1亿到20亿美金的飞跃。但,对于刚成立一年的荣耀来说,还不是可以大加庆祝的时候,未来的路还很长,这才是刚刚开始。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四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