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眼中的Pre5G:从标签到系统的进化
这种平滑的、非对称的演进路线,使得部分5G技术特性在4G时代就得以落地,在大幅提升运营商网络性能的同时,也有力地保护了历史投资,而且带来了更加极致的用户体验。
撕掉标签:完整的技术生态体系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Pre5G和Massive MIMO是可以划等号的。
在崔丽看来,Massive MIMO的确是当前阶段Pre5G的最显着标签,但Pre5G绝非是技术标签式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生态体系。据中兴内部人士透露,为了加快Pre5G的进程,中兴甚至对架构都进行了调整。
崔丽认为,Pre5G有四个典型特征,分别为Giga+ MBB、大规模IoT、极致体验和网络云化。“这四个特征相辅相成,运营商只需要很小的改变,将拥有一个新世界!”
其中,Giga+ MBB是Pre5G最为被业界熟知的特性,因为用户对于无线网络的速度追求是没有极限的。“我们会通过Massive MIMO、Massive CA、Pre UDN、256QAM、LAA / LWA等技术来实现Giga+ MBB;而且运营商可以灵活组合这些技术,在投入最小的情况下满足客户需求获得最大投入产出比。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我们将会解决热点地区在小区容量、室内覆盖、站点获取、终端兼容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现有4G无线网络在某些方面质的飞跃。”
在这一系列的特性中,Massive MIMO是显眼的,这也是中兴无线最闪耀的一颗宝石。“Massive MIMO是一种典型的,被业界公认的5G技术特性,可以将系统容量提升到3-6倍,同步也能提升小区边缘的用户体验,在高层楼宇覆盖方面也有独特优势;更关键的是,可以完全兼容现有的4G基站和终端,工程安装也很简单。”崔丽说。
在上周,日本软银启动的面向下一代高速通信标准5G的项目“5G Project”中,Massive MIMO技术就得到了正式商用,这也掀开了Massive MIMO全球规模商用的序幕。
万物互联对于运营商而言,既是个机遇又是个挑战。它给运营商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如何才能解决好大规模连接下的复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个必须要仔细面对的问题。
中兴的Pre5G正是看到了这个机遇,可以支持类型众多、数量庞杂的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需求,而且在连接基础上还能实现海量数据分析与应用,实现数据变现;同时,也可以支持NB-IoT、eMTC、LoRa等各种技术。当然,作为电信系统设备厂商,中兴对于NB-IoT可能更为热衷,可能因为在标准推动时跟爱立信等一起力荐,就像自己的小孩终于出人头地。
目前,中兴已经在业界率先完成NB-IoT技术验证,构建了全球第一个NB-IoT PoC。该PoC基于成熟商用的4G基站,基于成熟商用的NFV核心网,完成了关键的NB-IoT功能测试和现网平滑升级验证。
当然,只有落到最终消费者的用户感知上,网络能力的提升才有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中兴Pre5G的精要所在。在未来5G时代,话音和视频依然是主流应用,中兴Pre5G中就包含了eVoLTE和eVideo等应用。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