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荣耀Magic一代销售了1000部的时候,某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倾巢而出,将其视为毕生仇雠;荣耀Magic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文/智物
时隔3年,Magic系列承载着荣耀对高端机市场的全部希望,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8月12日晚间,荣耀召开新品发布会,全新一代Magic3系列亮相,作为荣耀独立后第一款“真旗舰”手机,荣耀Magic3除了没有紧跟“屏下摄像”这一卖点外,
硬件参数几乎全部拉满,同时也是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的机型。
在荣耀独立后,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失去海思硬件的支持,在同一SoC平台下,荣耀将不具备竞争优势,但从多位数码博主对Magic3的评测结果来看,荣耀对骁龙SoC的调教更为优秀,无论是性能释放还是发热控制,其实际表现都明显高于友商产品。
时间仓促,Magic 3难掩失望
在今年3月的一次采访中,荣耀CEO赵明表示,“我们要把Magic作为行业内最顶级的旗舰产品来定位和打造,达到并超越Mate系列和P系列的水平。”
现在看来,他做到了。
不过,硬件参数、影像实力拉满的荣耀Magic3,在设计上却愈发远离“未来手机科技”这一理念,不得不让人回忆起5年前那部惊艳世界的“魔法手机”。
01、初代Magic,一次领先于苹果的试验2016年,一个概念在互联网行业中蔓延开来:人工智能。
从各大科技论坛的帖子中,到初创者给投资人展示的PPT中,AI的概念几乎无处不在,但很少有人能说清AI的应用究竟是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人工智能是亚马逊的智能音响,或是完成屏幕解锁的人脸识别,而那些涉及到复杂人机交互的应用,仿佛只能在商业层面上的实现。
但荣耀用Magic告诉人们:AI离日常生活并不遥远。Magic的前身是华为的一个秘密项目,代号:Imax。FT中文网的一篇分析文章解释,其意是Internet Maximum,Imax的产品经理,是业内备受瞩目的华为时任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
Imax项目的设立源于徐直军在智能机时代的思考:能否用一套智能系统,打破APP之间的数据孤岛,让APP以服务的形式围绕用户运转?
在后来的表述中,徐直军将这部手机称为“Intellegent Phone”(智慧手机),而非此前业界通用的“Smart Phone”(智能手机),这并非是华为在故弄玄虚,在Magic发布后,人们发现这部手机的确不同于以往。
为了实现Imax项目最初的构思,华为基于安卓6.0为Magic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系统——Magic Live智慧系统。
这套系统能够主动感知、分析用户的操作行为和操作习惯,并通过以AI为基础的系统运算后,根据运算的预测结果来调用APP为用户服务,实现不间断的进化。
这套系统的理念有多么超前呢?举个例子:
目前智能手机的锁屏界面都有快捷按钮,有的是相机,有的是手电筒。而Magic能够通过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根据不同的时间或场景,主动为用户提供常用APP的快捷键。
比如某个上班族习惯在早上8:00-9:00的地铁上刷微博,那么Magic就会在这一时间段自动将微博的入口放置在锁屏界面。
Magic Live还创造了最早的“智慧识屏”——Deep Think,在任何界面上,只要长按Home键,手机就可以通过当前页面的关键字,进行相关信息的联想。例如当前界面出现电影名字的话,系统就会展示出电影的信息,以及票务订购界面。
这种完全基于用户信息的数据分析,虽然是由用户主动授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侵犯了用户的隐私,为后来腾讯和华为的“数据之战”埋下了伏笔。
可能在今天看来,初代Magic的这些功能算不上多么前进,但请不要忘了,Imax的立项时间是在2011年,Magic的发布时间是在2016年。
02、Magic Live遗恨Magic依靠Magic Live系统和独特的设计语言,剥离了华为和荣耀的大部分基因,给用户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尽管Magic的概念设计远远领先于行业,但作为一款颇具实验性质的机型,其产量仅为5万台,在开售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Magic2项目也随之上马。
不过,在Magic2发布前,手机行业内发生了一场剧变。
2017年,苹果iPhone X的发布掀起了一阵全面屏浪潮,国内厂商纷纷跟进,而且由于安卓阵营不受3D结构光组件的束缚,国内厂商很快发现前置摄像模组完全可以做到更小。
于是,一场“全面屏内卷”狂潮迅速在国内厂商中掀起,从挖孔屏到升降摄像头,再到Magic2和小米Mix3的“滑动屏”。
这两款手机通过滑轨“一分为二”,以推动屏幕的方式来实现全面屏。这样的设计如果在功能机时代,还算得上是一种潮流,但在智能机时代,这无疑是一次历史的倒车。
更为重要的是,Magic2舍弃了Magic Live系统,更改为Magic UI系统,虽然还是保留了Magic的名字,但无论是在人机交互上,还是系统的底层逻辑上,都与前代产品大不相同。
华为相关负责人从未解释过个中原因,这或许与初代Magic Live不成熟的系统优化有关,又或许与那一年厂商对于“极致全面屏”的执着有关。无论如何,Magic Live系统还是没有延续下来,而滑动屏的设计也让Magic2饱受诟病。
在这一背景下,华为最终选择暂停Magic手机的开发,将资源向Mate系列和P系列倾斜,荣耀也因此失去了这一真正意义上的旗舰机型。
直到三年后,芯片断供,荣耀独立。
03、“夺回属于我们的市场”今年1月,荣耀推出了独立后的第一款手机——V40系列,但令人大跌眼镜。
作为一款搭载联发科天玑1000+SoC的手机,却有着高达3599元的起售价,以至于日常倾向于荣耀系的KOL博主都只能以“屏幕观感较好”、“背盖颜色高级”作为宣传点。
荣耀V40产品力的缺失,让独立后的荣耀第一次感到不安。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荣耀以8.9%的份额位列国内市场第五名,而在高端机排行榜中,荣耀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
此时的荣耀迫切地需要一款旗舰机型来重回高端机的阵地,这一重任毫无意外地落在了Magic系列的肩上。
在本次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赵明表示,“荣耀在高端市场不存在接棒华为的问题,因为未来在高端市场的核心是跟苹果竞争;荣耀的战略竞争对手是苹果,抢回高端份额是荣耀未来的选择。
从数据上也能看出,与荣耀在市场份额上最为接近的就是苹果,但想要直面与苹果的竞争,荣耀就无法再拿Magic当作实验机型来看待。
在初代Magic上市的2017年,华为Mate9系列和P10系列的双旗舰策略成型,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荣耀V10系列和荣耀9系列在线上市场同样大杀四方。因此,荣耀得以将Magic作为实验机型推出,但如今的荣耀,在V系列和数字系列都没有拿到旗舰芯片的情况下,Magic系列是唯一的希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Magic打造成一款“全面无短板”的旗舰机,显然要比尝试“黑科技”靠谱的多。
只不过,曾经魔力无限的Magic Live注定成为历史。
04、隐私,不错的选择2017年,华为与腾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起因正是初代Magic机型上分析用户微信聊天数据的行为。
腾讯时任副总裁丁珂表示,微信从不会对用户的聊天数据进行读取,并坚持让Magic取消掉这一功能,但华为并没有做出让步。
能处理隐私,就能处理数据
这场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巨头的用户数据之争,在当时并没有被太多人多关注,但却深刻影响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巨头们的博弈格局。
此后,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的敏感性逐渐提高,国内手机厂商也开始为手机配置相关的隐私防范解决方案。
而在这一代Magic3上,荣耀更是直接将隐私保护作为核心卖点。
本次发布会上,赵明花费了很长的篇幅介绍前置3D深感摄像头和端侧处理等技术,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制订了相对的隐私方案。比如,有些不良应用可能会频繁获取用户位置,那么用户可以开启“模糊定位”功能,防止用户的详细位置被泄露。
在前不久的一次活动中,赵明特意强调了隐私对于荣耀的重要性,“我们坚信科技有道,隐私至上,消费者一定要对他的数据是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数据是属于消费者。”
除此之外,作为华为时代最宝贵的财富,Magic3的影像功能也得到了重要升级。不同的是,Magic3并不于拘泥于光圈大小、传感器尺寸等硬件参数,而是将摄像调教出具有电影工业规模处理AI化的能力。
或许,在荣耀脱离华为之后,打造一部特点鲜明、同时符合主流的旗舰机,才是荣耀最好的选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