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是美国胡雪岩?
作者
鲁镇西
算不上白手套,但一定是红顶商人
440亿美元,近20年最大的私有化案例。
马斯克成功拿下Twitter,大金毛都不由得发文祝贺。
现在看,鼓吹Twitter大股东是沙特王子,不缺钱,美国金融制度完善,“毒丸计划”可以有效避免恶意收购的种种观点,都极其可笑。
大股东是沙特王子又怎样?不缺钱的沙特人,缺的是面对美国人的底气。毒丸计划又怎样,所谓“自由市场”本身就是个闹剧,自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就是标准的“新国家主义”,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其顶层少数人口“高兴”为主。
若非要问马斯克为什么要买Twitter,就目前来看,只能说Twitter对于马斯克商业版图的意义,就是“买了Twitter之后,马斯克高兴”。
作为投资版图覆盖军民两端的世界首富,马斯克的发迹绝不是偶然,纵观其发迹历史,即便不能将马斯克看做美国的白手套,最起码也是美国的胡雪岩。
01
SpaceX只是个打手?
对于推特的“毒丸计划”,马斯克似乎并不感冒,此前直接向特拉华州提交文件,在该州注册了3家控股公司,这些公司名称中都包含X Holdings字样。市场人士将其看作马斯克为进一步收购推特铺垫。
SpaceX官网截图
这个能和沙特王子“中门对狙”的男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由于马斯克的传记已经铺天盖地,很多人觉得他是草根创业的代表,尤其是近几年大行其道的“特斯拉”,更是让马斯克名利双收。但实际上,马斯克的基本盘是“SpaceX”。
SpaceX表面是马斯克个人公司,其实是NASA的“子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噱头,吸引别人的目光,但本质却是将大量卫星送上轨道,抢占有限的太空空间,并充当美国的太空战打手。
公开资料显示,低轨最大容量约为5万颗,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中,除了已经发射的1900颗之外,还计划发射4.2万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已发射的星链卫星中,有两颗在春节期间“无限接近”我方空间站,迫使我方空间站“紧急避碰”。就SpaceX官方而言,对于在轨高度为555千米的卫星,为何突然降到382千米,并没有做出解释。而相关报道称,在近期爆发的俄乌冲突中,星链已经为乌克兰提供实质性帮助。
同样来自公开资料,“早在2019年,美军就给予‘星链’大量资助,并已在其战机等作战平台上安装“星链”卫星通信系统,以验证美军在作战中与‘星链’的互联互通。”
如果“星链”计划顺利推行,最终真的能实现超4万颗在轨卫星,那么所有导弹系统将“化为泡影”。因为“星链”计划中的在轨卫星,多数都有“动能转轨”能力,这也是为何一颗在轨高度555千米的卫星,突然降至382千米却依旧能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机动能力配合下,叠加数量优势,一旦“星链计划”得以实施,类似“无限逼近”我方太空站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提升太空战紧张程度。
02
NASA缘何外包
NASA至今最广为人知的故事,莫过于“登月造假”。
且不论美国人登月到底是真是假,仅就美国与前苏联“登月之争”也能看出来,航天领域基本以军用为主,商用都是在军用目的达成之后逐步发展出来的。从目前美国对太空领域规划来看,其最新军事目的显然没有达成。
早在特朗普时期,美国就已经公布了太空战计划,虽然再也没跟官方跟进后续内容,但是SpaceX“星链”则紧随其后公布,叠加SpaceX发展史和两颗星链卫星“无限接近”我方空间站,SpaceX太空战打手身份可以说已经做实。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NASA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项目外包,或者说,美国为何要让NASA在其太空战计划中退居二线。
答案其实很简单,没钱。到2022年,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0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200万亿,而美国2021年的GDP才23万亿美元。这种背景下,如果让民企出面,美国在背后少做扶持,或许能为其“航天事业”降本增效。
在马斯克的个人自传中,清晰记录了马斯克在莫哈韦机场飞机库举办的一场航天大会上遇到了布莱恩·加德纳(Bryan Gardner),并向其发出工作邀请。而加德纳的部分学术工作,是由美国军工企业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Northrop Grumman)赞助的,为让布莱恩·加德纳顺利进入SpaceX工作,马斯克还为布莱恩·加德纳偿还了赞助费。
至于为何那么多民用公司,NASA选择和SpaceX合作,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省钱。马斯克提出的“重复利用火箭”,足够吸引眼球。
1957~1966年,美国尝试发射过400多枚火箭,其中大约100枚坠毁并爆炸了。大多数用于运载设备的火箭都是由导弹改造而成的,政府对此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并反复进行实验和调整。美国人很清楚价格更低廉、更小巧的卫星,意味着什么。
在马斯克的自传中提到,美国早就有人提议给武装部队配备更强大的太空设备,即一种“能够通过软件重新配置,一接到通知就能马上发射,类似于一次性卫星”的设备,他们称之为“太空快速响应”。
这种构想一旦成立,再爆发冲突,特定任务卫星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如果做到这一点,目前这种花10年时间才能将卫星制造和部署完毕的模式就会遭到弃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克和其创立的SpaceX,是诸如波音、洛马等老牌军工最不愿见到的“行业鲶鱼”,这也是SpaceX对于美国军工的意义。
03
航天鲶鱼SpaceX
航天工业中,最暴利的部分是制造卫星以及提供与其配套的系统和服务,美国制造的卫星大约占全世界的1/3,卫星营收占全球的60%左右。剩下40%的卫星和发射营收几乎全由中国、欧洲和俄罗斯创造。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誓言要投入500亿美元振兴太空项目,但从俄乌冲突来看,俄罗斯恐怕短期内没有精力振兴他们的太空项目,这让近年来重度依靠俄罗斯,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的美国有时间追赶。
而此时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箭,不仅从功能上替代了“航天飞机”,还降成本一砍再砍,据SpaceX预计,待技术成熟后,SpaceX的发射成本将降至同业公司的十分之一,某种程度上,SpaceX的可重复利用火箭,是使用成本更低的航天飞机。
对于如何控制成本,SpaceX的经验是,所有配件,极大程度上自己生产,这也是竞争公司宇宙飞船项目成本是“dragon”10-30倍的主要原因。
图源:马斯克微博
马斯克对于本公司生产配件的自信程度,甚至可以直接无视贝佐斯两倍工资“挖墙脚”。他认为贝佐斯“多此一举,并且显得鲁莽无知”。而事实是,旗下著名搅拌摩擦焊接专家雷·米耶科塔(Ray Miryekta)已经被蓝源火箭公司挖走了,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
马斯克对于其航天事业的莫名自信,还体现在不切实际的完成时间上,但他通常不会顾及别人的看法,以至于SpaceX的高级经理们,会一起拟出一个虚假的时间表取悦马斯克,最后的结果就是,SpaceX总裁格温·肖特维尔,必须给客户打电话,告知对方一个更现实的时间表,或是找一大堆借口为延迟辩解。
而且为进一步降低沟通成本,SpaceX内部通常使用自创的缩写词,但是根据马斯克自传来看,这种“创新”反而导致SpaceX沟通不畅,大量员工纷纷以自己的逻辑自创词,让SpaceX不得不给员工汇总一个体量巨大的词汇表,类似属于SpaceX自己的“摩尔斯电码”。
我们不会否认马斯克在商业领域的成就,但是同样也不能否认马斯克的成就,很大程度来自于美国这个幕后推手,否则一个生在南非,长在南非、加拿大,具有南非、加拿大、美国三重国籍的“外来和尚”,如何迅速成为美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仅凭他“聪明绝顶”的想法吗?
在马斯克之前,美国有大量类似人物想要颠覆航空业,只不过他们提出方案的时候,美国并不需要这样一条鲶鱼。
而马斯克的“重复利用火箭”提案,更多是对时间点的选择,拿捏了美国的“七寸”,他们需要趁俄罗斯病,在国际空间站重新抢回话语权,毕竟中国的空间站已经稳定运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向空间站增派人手,进行科学实验的背景下。
THE END
本文由贝克街探案官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原文标题 : 马斯克是美国胡雪岩?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10 携程集团,彻底爆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