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多少人从iPhone14转去了Mate 60。而是Mate 60之后,华为能否找到从广告模式核心的智能手机,变成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手机路径
文/智物
此时此刻,是否该做空苹果?不止一位投资人朋友问到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老问题。在苹果每一次新产品发布之后,外界总是习惯性地表达失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马斯克也加入进来,留言说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现在用的iPhone与上一代iPhone的区别是什么?可能相机好了10%?
马斯克是没有资格发出这样感叹的人。特斯拉ModeS、ModelX上市10年,外观来看,谁能肉眼识别马斯克究竟做了什么?自动驾驶好了10%?在真正安全、可用的全自动驾驶实现之前,马斯克口中的提升和优化比例,意义存在于数学方面。
他和库克现在是一路人,用近乎一成不变的外观,包裹产品内里软件和工艺方式的巨大升级。区别在于,库克所在的智能手机行业已老,而马斯克所在的智能电动汽车只解决了电动动力,而尚未带来真正的智能。
特斯拉和苹果都是在努力寻找全球中产阶级品味、价值方面的共性,既然是共性,外观设计就注定不会是多变和复杂的,iPhone 4、Airpods、iMac和ModelS以及Cyber truck。
崛起中的中国消费电子巨头,还在努力寻找中国中产阶级的特性,比如折叠屏手机、曾经的升降摄像头、混合动力汽车。
并非简单的崇洋,只是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已。当中国所谓的软实力,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球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标杆,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就会成为全球中产阶级的共性。就像当年曾经一个时代的目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还是回到苹果和华为。苹果战华为,当全球中产阶级消费电子的共主,遇见如今特殊市况下,崛起中的Special One,iPhone 15遇见Mate 60。这不光是所谓“自媒体们”的对比,如今,也是CNBC、Bloomberg正在热衷讨论的事项。
继续广告机模式,或者是开启一个智慧手机的iPhone时刻,现在看华为的选择
iPhone 14发售的时候,外界的评论与今天类似。但是,iPhone 14系列的巨大成功让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市占率超过了26%。iPhone 15会有波折,但是,对份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2018年,胡润研究院对436户中国高净值家庭的调研发现,中国中产阶级男性喜欢选择的礼品当中,iPhone是选项第一,LV紧随其后。而女性喜欢的礼品选择,第一位是Bvlgari,iPhone排名第二。
中国、乃至全球的中产阶级何曾在乎过iPhone的参数?只需要iPhone不停更新发布就好。如今,iPhone 15用钛合金替代不锈钢,Pro Max减轻了20克的重量,充电口换成了统一的Type-C,更新了A17芯片,似乎业已足够。
主要用于提升游戏体验的光追技术?iPhone终于追上了安卓旗舰的水平,但问题是,有多少iPhone Pro Max用户是热血游戏玩家?这是另外一个有趣的话题。一位熟悉华为手机的人士透露,他发现华为折叠屏旗舰手机用户中,游戏充值用户的规模并不在少数。
iPhone和华为的竞争领域不在参数。《智物》曾经简单描述过,在中国市场的6000元以上机型,余承东靠着京东方、凯盛科技、东睦股份、中芯国际这些中国土炮,独力对抗苹果和背后的台积电、三星、高通等全球最佳供应链生态,以落后一个代差的4G对抗5G。
其他国内安卓大厂,那些耳熟能详的所谓科技手机大厂,几乎可以共享到苹果公司同样的供应链资源。但是,在这个价位市场当中,还没有找到存在感,现在,这是一个MBA商学院教授都无法找到解释的问题。
过去几年,《智物》曾经多次预言过华为5G手机归来的方式:较低制程的新芯片架构与新操作系统同时出现。最开始,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一组合如何与iPhone竞争?
一句简单的弯道超车背后,是个别企业家的惊人的目视力。在Hinton带着Ilya Sutskever将机器学习发扬光大之前,华为个别项目组就开始了对后智能手机时代机会的研究,其中的关键是AI。
直接促成了如今华为鸿蒙系统和折叠屏项目诞生的基础。如今,Mate 60之上,鸿蒙4.0和麒麟9000S这对组合,已经表现出来堪堪够用的影响力。
接下来,余承东的目标难道真的是,就此开始,逐步收复失地?仅此而已?那么,他只能等待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逐渐爬升。中国台湾的一位前台积电专家放言,7纳米怕是中芯国际、华为组合能力的终点,这断然不是实情,却部分说明这些业者看来,芯片制程技术演进的难度。
华为和余承东的优势不在于此,而是此前发布的新鸿蒙。不久前在众多关于鸿蒙4.0的讨论当中,有预测分析提到,鸿蒙以后的演进将会抛弃安卓系统商店,需要开发者为鸿蒙系统做单独的适配开发。
华为会变成新的苹果模式,从系统到芯片到应用开发平台,完全自成一体。挑战是,来自应用厂商的支持,会因为鸿蒙系统装机量太小而选择不支持,尤其是微信、王者荣耀、京东商城、支付宝这样的Killer APP。
华为此前就遇到了如此的难题。有传闻称,华为曾经设想开发一种“翻译工具”,将开发者的安卓软件直接变成鸿蒙系统应用,这样的工具似乎并不现实。
但是,技术演进进程当中,无数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自成一体的公司,更容易驱动新技术的落地,而其他产品公司需要等待技术成熟之后,再追赶技术领先公司的脚步。iPhone和安卓的战局优劣,就是来自于此。
在华为的新系统、新芯片组合当中,又一个关键的变量出现了,这些Killer APP们喂什么会不支持新鸿蒙?理由是,AI能力超前的新鸿蒙系统,会弱化这些APP厂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
AI主导的智慧手机时代,操作系统不再仅仅是对手机硬件、软件能力的调度,还将直接以数据服务用户,AI对话系统将会取代搜索,甚至具备直接为用户打车、预定外卖的能力,即时通信、支付、地图更不在话下。
百度、美团、滴滴会埋葬自己现有的商业模式吗?问题是,ChatGPT已经展示了这样的能力,几年前,华为有几万台手机也展示了这样的超前的能力。
到底是某些手机产品经理异想天开?还是这些互联网的王者们螳臂当车?这样的技术、产品路径选择,与华为新系统、新芯片交织,是华为5G手机回归路途上待解的玄机。
只有重新架构设计的鸿蒙,才能让麒麟9000s这种低制程芯片在iPhone 15的N3B这种先进制程芯片面前,保持战斗力。而只有新的APP业态,才能真正吸引持续新用户,让鸿蒙对应用开发者具备吸引力。
余承东总是能遇到战机。如今,AI软件让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为核心的APP商店模式,瞬间变得苍老无比,臭肉无比,新鸿蒙能引爆AI应用时代的创业机会吗?不只是将百度、天猫、微信、瀑布流这些移动互联网的王者,搬运、翻译到鸿蒙生态当中,而是创造AI应用的新王者。
如果不给张小龙创造一位鸿蒙版本的微信挑战者,张小龙不会驱使微信全力支持鸿蒙。简单的逻辑,余承东曾经面对过一次。当时,如日中天的余承东和华为手机,选择了销量和生态利润。
如今,余承东可以再选择一次。目前的,Mate 60一如既往,支持、兼容所有的安卓生态。
《智物》曾经描述过,如今苹果也开始越发依赖广告为主的所谓互联网业务,如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5%。库克与陈明永、雷军、沈炜一样,内心一定希望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业态常青,卖硬件给用户,然后依靠用户赚取不竭的互联网的利润。
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手机的销量和规模,卖更多的手机,就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但是不一定需要,是更好的手机。
有一个疑问至今难明,苹果、三星、vivo、OPPO、小米,加上华为、荣耀,智能手机厂商市场完全不是一个独占、垄断的市场,不像Windows和Mac。为什么,这些厂商会在这个模式上躺平20年?
答案或许就是刚才所论的APP模式。谷歌、瀑布流王者、阿里巴巴、软件出行巨头公司,支撑、滋润了这些硬件巨头——谷歌每年支付给苹果公司的搜索独占费用早已超过100亿美金。
当这些公司垄断所谓的流量,就很难有新的挑战者。《经济学人》曾经17世纪的伦敦摆渡业开始,一直讲述到20世纪美国经济衰退时期的出租车行业,这种从A到B的出行业务,推动力一直都不是技术创新。
苹果有必要培养一个搜索的挑战者,替代者吗?同样的问题,余承东曾经面对过,华为为什么要培养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对手,或者自己变成微信小程序的对手?腾讯每年给华为的游戏分润、渠道费用,想必也不在少数。
余承东曾经也是需要销量和规模,他也一样,只要卖更多的手机,就有更多的利润。问题是,当制裁令突然袭来,华为注定无法得到先进制程芯片,或者,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先进制程芯片的时候,华为会怎么办?那些不支持鸿蒙的Killer APP,究竟是余承东的对手,还是朋友?
华为验证过AI改变移动生态的能力,华为有和滴滴、支付宝等Killer APP共生的机会,但肯定不是所有开发商都能在余承东这里找到位置。关键的信息是,用户可以受益。
同样的逻辑,《智物》也曾经表述过对苹果所谓MR,也就是现在的Vision PRO的疑问,库克决心要把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金山,整体搬移到AR生态当中,这一努力从年前就开始了,他希望最能为他生财的谷歌,以及其他的APP一同进驻。结果呢?
让库克骄傲的上万个AR应用当中,能为人记住的是几个?宝可梦游戏?在这个问题上,库克和余承东面临同样的难题。
智能手机的末法时代,份额也是毒药
幸运的是,余承东面临的芯片难题,让他没有太多的选择机会。在AI应用的技术升级浪潮面前,余承东要比库克、雷军、陈明永、沈炜有更好的时机,全世界都知道、都能理解华为手机份额下滑,其罪不在余承东。
非战之过。但是,如果华为还是苦等芯片制程的技术进步,希望能回到2020年,恐怕是另外一个故事了。2020年,当余承东的高光时刻,OpenAI的GPT思路,还被认为是AI的绝路,因为无法实现工业部署,无法实现端侧的AI实时部署。
而华为的团队知道,这早已是他们面对过,解决过的问题。
话说到这里,似乎一切就绪。只要中国丰富的应用开发者们,利用鸿蒙系统新架构,开发出足够多的AI应用,就可以左右战局,成就财富故事的同时,助推新鸿蒙系统、麒麟芯片成为“智慧手机”时代的标杆。
但好像,真正的挑战也就在于这里。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不擅长发明生活方式,不具备这种创新的土壤和环境。一位很喜欢在电视媒体露面,接受外界对自己坎坷发展经历花式吹捧的家电巨头老板亲口说过,国产电视机的瓶颈在于某些内容管理机构,产生不了足够创新的内容形式,电视机这个产品就躺在如今的形式上。
电视机不是死于国产制造,而是死于国内千篇一律的电视媒体,成百上千家电视台,播放同一种内容。所以,国内产业当中,不会有奈飞,也不会有Apple TV。这里只论商业机会,而不论其余。
移动出行软件、团购、O2O等等模式均是来自于硅谷,但也都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例也不是没有,比如,瀑布信息流、视频应用,中国厂商说是他们的原创,如今反被谷歌、苹果模仿。
是否其来有自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余承东想要的,不就是一个挑战苹果、三星的机会吗?
想象,这一路径所代表和意味的结果,在改变智能手机行业格局的同时,华为崛起带动华为相关产业链,以及移动互联网向智慧互联网转移升级又一波巨大浪潮和机遇,各个行业创业者和服务提供者,会因为平台巨头的消失而获得入局之机,似乎未来也不尽是悲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