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华为、中兴中标中国移动试验星试制项目!中国卫星产业链上下游在行动

2024-06-17 16:12
物联网智库
关注

作者:Sophia

物联网智库 原创

6 月 7 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公示了【中国移动试验星试制项目】的中选结果。

结果显示——标段1/标包1 的中选人为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标段1/标包2 的中选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标段1/标包3 的中选人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至于标包的具体内容,根据此前的比选公告,分别为:

采购包 1-中国移动透明转发试验星试制及配套服务采购: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中国移动透明转发试验星”试制及相关服务

采购包 2-中国移动透明转发试验星协同基站原型样机及配套服务采购: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中国移动透明转发试验星”协同基站研制及测试等

采购包 3-中国移动再生试验星试制及配套服务采购: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中国移动再生试验星”试制及相关服务。

此次中标结果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名单里出现了华为和中兴这两大巨头,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中国移动在低轨卫星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借此,本文将浅析该事件对产业的影响。

“透明转发”试验卫星和“再生”试验卫星

细看项目内容,华为中标的是透明转发试验星协同基站原型样机及配套服务采购;银河航天中标透明转发试验星试制及配套服务采购;中兴中标的是“再生”试验星试制及配套服务采购——换言之,项目涉及【透明转发试验卫星】【再生试验卫星】这两种卫星。

什么是[透明转发]和[再生]试验卫星呢?

3GPP 标准组织在 R14 标准的研究立项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卫星通信融合到地面通信网络中; R15 阶段,3GPP 开始对 NTN (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 进行立项研究,形成包含卫星接入网协议、架构评估、信道模型、应用场景以及对当前NR协议影响等内容的技术研究报告;R16 阶段,3GPP 进一步在随机接入、上下行时频同步、调度、移动性、接口及架构等方面对 NTN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时间来到 R17 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 5G NTN 标准化的重要里程碑——3GPP 在该阶段全面开展了 NTN 标准研究,针对 NTN 网络涉及的无线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终端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工作。NTN 项目也被分成了 IoT NTN(基于非地面网络的物联终端接入)和 NR NTN(基于非地面网络的 5G 智能终端接入)两个标准项目。IoT NTN 侧重支持低复杂度 eMTC 和 NB-IoT 终端的卫星物联业务,NR NTN 采用 5G NR 框架来实现“智能手机直连卫星”并提供数据服务和语音服务。

而在 3GPP NTN 项目中,根据卫星星上载荷能力,网络架构可以分为【透明转发】和【星上再生】两种典型模式:

透明转发

这是 3GPP Rel-17/18 阶段主要研究的网络架构。

在透明转发架构下,基站位于地面,卫星在 UE(用户体验)与基站间起到弯管透明转发的功能,且不影响 5G 传输协议及体制。如下图所示,UE 基于 5G NR 无线接口经由卫星、地面网关接入 5G 网络,与地面核心网间的数据交互和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一致。

NTN透明转发网络架构(图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透明转发架构由于星上无处理能力,因此可基于存量卫星进行网络部署;基站位于地面,实现难度较低,因此技术相对成熟。

星上再生

这是 3GPP R19 NTN 标准的重要技术方向。

在星上再生架构下,基站部分或全部功能上星,如下图所示。基站 F1 接口或基站与核心网 NG 接口位于卫星到网关间的无线空口上。

NTN星上再生网络架构——基站部分功能上星(图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NTN星上再生网络架构——基站全部功能上星(图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星上再生架构可通过星间链路实现星间协作,从而降低实际部署所需的地面网关数量,但这种模式需要增加星上处理能力,对卫星载荷设计要求较高。

基于以上,我们就容易理解——【透明转发试验卫星】是指采用透明转发器技术,透明转发器收到地面发来的信号后,除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外,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如解调、基本信号处理等),只是单纯地完成转发任务的卫星;而【再生试验卫星】是指卫星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再转发,而不是传统卫星的原文转发。

就中标结果来看,在卫星通信最尖端、前沿的领域,我国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中国卫星通信产业链正在加强协同

笔者曾于此前发布的系列稿件中提及——在全球地星网络融合发展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正积极竞逐国际卫星通信大舞台。就此次中标结果来看,运营商的牵头下,包括设备商、卫星解决方案和制造商在内的中国卫星通信产业链上下游正积极加强协作,共同助推地面移动通信与卫星互联网融合发展。

设备商代表:华为、中兴

由于“向上捅破天”这句口号,消费者对于华为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并不陌生,而在背后,则是华为于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

2023 年 9 月,华为官方表示,Mate 60 Pro 可以建立卫星通话,用户可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等极端环境下拨打、接听卫星电话,及时与外界联络。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功能是[卫星通话],而不是[卫星通信]——虽然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涉及的技术难度却不可同日而语。此前卫星直连通信所能实现的通常是“短报文”,但如今华为可以实现卫星直连通话了,因此可以说明华为在天线技术、功耗控制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2024 年 4 月,华为再次在卫星通信领域又取得了创新突破,其 Pura 70 系列手机在原有双卫星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支持北斗卫星图片消息发送。这意味着在户外探险、紧急救援等情况下,即使没有信号、没有网络,用户也能通过手机发送图片消息,实现与接收方的双向联络。

与之相比,中兴虽显得比较低调,但也一直在推进卫星通信方面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许多突出成果。2022 年8 月,中兴完成全球首个运营商 5G IoT NTN 技术外场验证;2023 年 1 月,完成全球首例 S 频段 5G IoT NTN 技术外场验证;2023 年 5月,完成国内首次 5G IoT NTN 手机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2023 年 9 月,完成国内首个海域场景5G NTN验证等。

目前,中兴通讯还已在浙江舟山进行了一系列海洋与应急通信的场景落地测试,率先完成了业界首个海域场景的 5G NTN 外场测试,包括海洋水质监测、船舶监管以及环境数据监测,应急通信等场景应用。

运营商代表: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作为此次试验星试制项目集采的主体,在低轨卫星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该颗试验星将成为中国移动继【中国移动 01 星】与【星核】验证星之后的第 3 颗低轨卫星。

今年 2 月 3 日,搭载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其中,[中国移动 01 星]由中国移动联合星移联信共同研发,搭载支持 5G 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是全球首颗可验证 5G 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试验卫星;[星核’验证星]由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研发,搭载业界首个采用 6G 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是全球首颗 6G 架构验证星。

值得一提的是,4 月 20 日,注册资本 40 亿元的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中国移动正是其三大股东之一,借此,中国移动可以把星网系统与自身的地面网络进行有机整合,提供天地一体化的通信服务。

卫星解决方案和制造商代表:银河航天

至于中标名单里的银河航天,也是卫星通信领域的明星企业,其由成功登陆纽交所的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前总裁徐鸣先生于 2018 年创办,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公司致力于通信载荷、核心单机、卫星平台的自主研发与低成本量产,在西安、成都和北京分别构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通信载荷、核心单机和太阳翼的配套研制能力,并在南通建设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已实现百颗卫星的量产能力。

2020 年 1 月 16 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我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2022 年 3 月,银河航天自主研发并成功发射了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 02 批批产卫星,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须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

综上所述,空天地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跨领域、跨环节、各方深度协同和开放创新。显然,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共筑天地一体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大势所趋。

写在最后

在《40 亿!中国卫星互联网领域诞生新巨头,竞逐国际空天地“战场”》一文中,笔者提及——低轨卫星具有距离近、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终端成本低等优势,可实现低成本的全球互联服务,因此成为大国太空战略博弈的必争之地,和下一代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重点。

由于太空轨道和无线频谱都是宝贵的非再生资源,所以对于我国来说,竞逐国际卫星通信的舞台,抢占时间先机非常重要。而今,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行动来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已然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资料:

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https://b2b.10086.cn/#/index

《手机直连卫星 |天地一体产业崛起之路:3GPP NTN技术的关键角色与影响研究》,通信世界网消息

《华为中兴支撑,中国移动第三颗低轨卫星即将上天》,通信世界网消息

《中兴通讯胡凯伟:NTN拓展5G-A业务边界 开启“消费级”卫星通信时代》,证券时报网

《发射成功!“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顺利入轨!》,人民邮电报

       原文标题 : 华为、中兴中标中国移动试验星试制项目!中国卫星产业链上下游在行动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