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金融科技出海,蚂蚁掀起新高潮?

2024-06-28 18:19
零壹财经
关注

作者 | 姚丽

来源 | 零壹智库

2013年以来的互联网金融热潮虽然在争议中发展,但推动了国内的金融科技应用水平走向全球领先地位,并向海外输出。

近期,蚂蚁国际推出为中小微企业(MSMEs)提供小额贷款的服务平台Bettr,并与泰国商业地产龙头AWC建立首次嵌入式金融合作,为其旗下平台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贷款服务。头部平台金融业务海外拓展又迈出一步。

回顾金融科技的海外发展史,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最早是在2016年左右,以头部互联网平台为主导的支付业务开始向海外扩张,蚂蚁集团在这一时期不仅推动了支付宝的国际化,还在东南亚地区布局了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服务。紧接着,在2018年前后,现金贷业务也开始出海,主要由助贷企业引领。

此外,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输出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出海的一股新兴力量。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联合毕马威中国撰写的《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指出,在受访企业中,52%的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2022年大幅提高了9%。其中,32%的企业已经以独立、合作或投资的方式开展境外业务,20%的企业计划开展境外业务,二者占比均稳步提升。

01 

蚂蚁出海

脱胎于阿里巴巴,起步于支付宝,蚂蚁集团有着小微金融服务的基因。2015年6月25日,由蚂蚁集团发起并持股30%的网商银正式开业,这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截至2023年底,其小微贷余额占比超70%。

网商银行是庞大的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与支付宝和淘宝天猫“息息相通”,也在向阿里生态之外的平台延伸。财报披露,2023年,网商银行为超过400万电商商家提供资金支持;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之外,新增对于在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上的经营客户的识别与授信,全年为超110万户跨平台经营电商提供授信支持。

如今,蚂蚁的小微金融“触角”伸向海外,似乎在复制“网商银行”模式,与平台合作向小企业提供贷款。

据媒体报道,此次与Bettr合作的AssetWorld Corporation (AWC)是泰国一家综合生活方式和房地产集团,也是泰国大地产集团TCCGroup的成员。两者合作的第一阶段将涉及AWC旗下的食品批发中心Phenix。Phenix预计将于6月26日开业。之后,Bettr和AWC的合作将扩展到AWC的酒店、零售、批发和其他业务领域的商家。

2022年6月,蚂蚁集团就在新加坡推出了数字银行星熠数字银行(Anext Bank)。Anext Bank专注于“为本地和区域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特别是那些从事跨境业务的中小微企业”。2023年,ANEXT Bank客户贷款额增长434%至1.65亿美元,存款增长368%至2.19亿美元。

网商银行运营9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对于蚂蚁在海外与平台合作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比较优势。不仅如此,小企业金融服务是阿里生态的海外延伸的一部分,与支付业务的海外布局相辅相成。

而支付业务海外拓展先行,无疑能为后期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拓展提供协同支持。

2016年7月,蚂蚁集团在新加坡推出全球跨境支付技术解决方案,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在东南亚,除了新加坡,Alipay+已在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进行布局,众多中小商家加入Alipay+,接受来自多个国家电子钱包用户的直接扫码付款。蚂蚁国际首席执行官杨鹏在今年4月表示,蚂蚁集团计划将Alipay+引入印尼市场。

02

支付是先锋

国内金融科技最先崛起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也是出海的先锋。

以银联(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为代表的支付机构,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据媒体报道,近10年来大型互联网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通过股权投资+科技输出的方式布局海外支付业务,伴随着股权投资,输出数字化技术、标准以及“中国方案”。

2004年初,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银联开办内地银联人民卡在香港地区的POS消费业务、ATM查询与取现业务,是支付走向海外的开始。BATJ的支付出海在8年后开启。

腾讯财付通于2012年开始海外布局,与美国运通达成战略合作,为前者客户在海外在线购物提供服务。2014年,财付通进入韩国及日本。2015年底,微信支付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2016年8月,腾讯旗下WeChatPay获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2017年,微信支付金融美国和德国市场。

2016年4月,百度钱包扫码支付进入过泰国,消费者可通过百度钱包扫码完成境外支付。7月,百度与国际支付公司PayPal签署战略合资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消费者可在境内通过百度钱包,对境外PayPal的国际商户进行线上购物和付款。

2017年7月,京东金融组建海外事业部,9月,京东集团、京东金融、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泰尚集团和ProvidentCapital宣布在泰国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分别提供电商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投资总额5亿美元。合资公司计划以支付业务为核心,运用京东金融的移动支付技术,结合泰国消费实际,提供更加本地化的支付产品和服务。

此外,还有2019年落子印度的小米支付等众多玩家,但市场占有率较低。伴随着跨境商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包括连连数字、新国都、PingPong等20余家支付机构也在全球获得牌照,拓展B端服务场景。

03

金融机构的技术输出

除了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科技输出,金融科技子公司,新型数字化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积极向海外输出金融科技。

以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保险企业众安在线(06060.HK,以下简称“众安”)为代表,其在2016年成立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国内业务。

2017年,众安国际(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国际业务开展科技输出业务。众安国际的子公司ZA Tech于2018年成立,注册地在新加坡,业务已经触达日本、香港、东南亚及欧洲等市场。

2023年,众安实现科技输出总收入人民币8.29亿元,同比增长40.0%,但其未披露国际业务收入情况。

在纽交所和香港上市的金融壹账通(NYSE.:OCFT/6638.HK)是中国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近年来,其业务也在向海外拓展。据报道,其业务已覆盖南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菲律宾、越南等2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186家境外金融机构。

2023年,其海外业务实现较高增长,贡献收入1.82亿元(不包括香港平安壹账通银行),同比增长37.2%。其高管表示:“我们的产品在海外被高度评价,2024年,我们将继续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拓展海外销售网络”。

2024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的海外业务来自于第三方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4.8%,但财报未披露具体金额。

此外,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也已开始对外输出技术服务。据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志涛介绍,基于微众银行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其境内技术合作伙伴为一家印尼数字银行搭建起核心银行系统,帮助他们打造了全新的技术底座,让他们的普惠金融业务在一年内实现约500万客户增长。 

04 

信贷凶猛

与国内互联网贷款监管收紧同步,2018年前后涌现出现金贷出海潮,在2019年前后达到高峰。一批玩家,包括国内的助贷平台,互联网平台以及新的数据科技公司,去海外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和监管红利(见零壹财经文章《中国互联网贷款出海凶猛》)。

在这批出海玩家中,雷军、周鸿祎、周亚辉等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小米和顺为在印度投资过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并在印度推出“小米贷款”;周鸿祎、周亚辉二人联手打造的现金贷平台摩比神奇在印尼和印度市场曾占据头部地位。

这一波出海潮多重仓东南亚,尤其是印尼。根据媒体报道,印尼现金贷的前五大玩家均来自中国,包括洋钱罐的Easycash,拍拍贷的Adakami,摩比神奇的Rupian Cepat,ADVANCE.AI(领创集团控股)的Kredit Pintar,以及印闪(王一戈控股,红杉资本投资)的Adapundi。

在上市助贷平台中,信也科技(NYSE:FINV)、嘉银科技(NASDAQ:JFIN)和奇富科技(NASDAQ:QFIN/03660.HK)是出海的先驱。而在今年,乐信(NASDAQ:LX)也开始跃跃欲试。

其中,信也科技的海外业务发展最快,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且相关披露较为充分。2023年,其国际业务交易额达到78.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2.6亿元,分别增长了84.7%和57.5%;2023年国际业务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85.9%,收入占比升至17%。

根据公开信息,信也科技在印尼即将盈利。但其他玩家的盈利情况尚未有公开信息。

在贷款领域的出海热潮中,BAT等平台企业显得较为冷静。贷款业务方面,百度及腾讯未见相关的公开信息,而蚂蚁在新加坡及泰国布局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否会掀起新一轮高潮?

       原文标题 : 金融科技出海,蚂蚁掀起新高潮?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