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身陷互联网泥潭
当「碰一下」的热度退却,支付宝试图通过它来打一个流量的翻身仗的「美梦」,开始被惊醒。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之所以会使用支付宝的「碰一下」功能,并不是因为这个功能究竟可以给人们的支付,带来多少便利,更多地是因为使用支付宝「碰一下」功能有现金的补贴。
这,其实依然是互联网时代的以资本换取流量和市场规模的做法。
虽然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用资金来换取流量,而鲜少有新的创新,那么,支付宝必然将会进一步失去它的市场地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支付宝第一次进行所谓的「创新」了。
早在AI风靡的时候,支付宝就曾经推出过AI助理的功能,并且试图通过加持AI的方式来为自身获得一定的流量。
事实证明,支付宝拥抱AI,并不是用AI去改造自身内在的运行方式和逻辑,校正互联网时代出现的痛点和问题,而是更多地想要通过拥抱AI,获得新的流量。
说到底,AI,仅仅只是支付宝获取流量的一种方式和方法而已。
通过支付宝的这些看似具有创新性的做法,我们看到了支付宝对于摆脱以互联网为底层逻辑的决心,同时,我们还更多地看到了支付宝现在所背负着的深深的焦虑。
对于支付宝来讲,如果无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标签和象征意义较为明显的做法,获得流量,那么,它业已确立的市场地位,有进一步被微信支付、京东支付、抖音支付为代表的玩家们进一步蚕食的风险。
这个时候,支付宝,或许仅仅只是阿里体系内的一个「零件」,却无法真正实现破圈,成为一种可以囊括不同平台的支付新手段,支付宝的大梦,或许终将难圆。
一
以往的支付宝,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之所以会成为移动支付的头部企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庞大的生态体系,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用户来源。
可以说,正是阿里巴巴大的生态,才为支付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并最终确立了它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地位。
当阿里巴巴的风光不再,特别是它在电商行业的市场份额被京东、拼多多所瓜分,支付宝的优势地位,同样开始被一点一点地削弱。
为了遏制这样一种流量下滑的状态,我们看到了支付宝开始不断地将越来越多的功能聚集到自身的平台上,以实现存量用户最大可能的留存。
时至今日,现在的支付宝,早已不再仅仅只是移动支付这么简单,而是成为了一个涵盖了人们诸多生活场景的「大杂烩」。
当支付宝变得不再纯粹,用户体验的下降,成为了它的一大软肋。
不断地有用户抱怨支付宝的体验差,不断地有用户指责支付宝的功能杂乱无章。
在不断地将各式各样的功能加入到自身的平台上以维持存量用户的同时,支付宝同样开始将触角深入到新的领域里,以达到拓展新的流量的目的。
支付宝做社交,支付宝做直播,支付宝做内容,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实践证明,支付宝虽然通过将触角深入到新的领域里,获得了一定的流量增长,但是,这样一种增量,并未得到持续,反而将支付宝带入到了更大的漩涡之中。
无论是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做社交,还是砸重金做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出,支付宝其实都是在延续互联网时代的做法来试图获得新的流量,继续做大平台。
虽然这样一种做法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终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最终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二
对于流量的痴迷,最终将支付宝带入到了流量的死胡同里,非但无法给支付宝带来流量上的增长,甚至还将支付宝的流量进一步流失。
同时,支付宝对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忽视,同样让它失去了拥抱新的发展机遇的机会。
直至今日,支付宝依然是一个仅仅只是以C端流量为主导的存在,却并未真正通过拥抱B端来打开新的增长点。
拿支付宝积极拥抱的AI为例,我们看到的是,支付宝拥抱AI,更多地是想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C端流量更多地聚集到自身的平台上,却并不是通过AI去改造自身,去更多地赋能B端用户。
支付宝推出的AI助理,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很显然,这是与当下AI的发展方向相违背的,这是与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的。
我们看到现在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玩家们拥抱AI,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试图通过AI来改造自身,并以此来衍生出新的供给,以此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对于支付宝这样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它拥抱AI的正确方式应当是通过AI去改造自身的底层运行逻辑,应当是通过AI去赋能自身,以此来实现自身的嬗变,从而去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并最终获得流量。
然而,支付宝却并未这么做,它从一开始就将目光聚焦在了C端流量的身上,并且试图通过AI来获得C端流量,全然没有去思考如何用AI去改造自身,如何用AI来为金融科技赋能。
很显然,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其实还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完全没有理解AI之于支付宝的正确意义。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种做法,可能会给支付宝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等到这样一种以营销和宣传为噱头的发展模式的魅力不再,支付宝依然还是会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并且还会失去它业已确定下来的市场优势地位。
因此,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的问题上,支付宝同样并未真正把握内在的精髓,而仅仅只是看到了AI之于流量层面的粗浅的意义。
三
一直以来,支付宝都在将自身标榜成为一个金融科技的玩家们的形象,但是,它的所有的做法都并不是金融科技玩家所为。
原因在于,对于每一个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来讲,它们真正应该去思考的,应当是如何深度地赋能行业,真正让金融科技成为新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
如果对于金融玩家们的做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更多地去关注纵向上的深度赋能,而非横向上的平台边界的拓展,才是本质特征所在。
然而,透过支付宝的种种做法,我们却看到的是,作为金融科技玩家的支付宝,却始终都是在做横向上拓展自身边界的做法,却并未从纵向上入手,对自身所链接的商业场景进行深度赋能。
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与其说支付宝是一个金融科技的玩家,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平台型的玩家。
虽然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平台型的打法可以通过规模的增长获得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等到支付宝的体量,难以与它所谓金融科技玩家的底色相匹配,那么,支付宝的发展依然还是会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
同理,现在的支付宝,之所以会遭遇到如此多的问题,之所以会如此焦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样在于,它仅仅只是以平台来定义和发展自己,却始终都没有以金融科技来定义和发展自己。
当支付宝距离金融科技的本质越来越远,那么,它势必会出现以往它在互联网时代所遭遇到的风险和问题。
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一个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体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是更多地需要关注金融的安全性和科技的基础性。
说到底,支付宝只有用金融的本质来约束自我,只有用科技的手段来优化金融,才能真正避免陷入到以往金融科技玩家们会陷入到的问题和漩涡之中。
结语
无论是支付宝对于流量的痴迷,还是支付宝对于平台的执着,我们都可以看出,支付宝其实真正深陷到互联网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转型,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很显然是与当下的发展大方向相违背的。
这是支付宝之所以会越做越乱,越做错误越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支付宝来讲,跳出互联网的思维,或许才是摆脱当下焦虑情绪的关键所在。
深陷互联网的支付宝,需要一场破局,但这样一场破局绝对不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的。
原文标题 : 支付宝,身陷互联网泥潭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