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钉钉巨变///一个新钉钉的「诞生」

2023-04-19 13:51
新眸
关注

钉钉这次可能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作者|桑明强

微软Copilot刚发布没多久,中国协同办公玩家也不甘示弱,在阿里云通义千问面世一周后,钉钉也迅速推出了类Copilot能力。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在今天钉钉2023春季钉峰会上,钉钉总裁叶军现场展示了在大模型加持下,一条斜杠就能唤起的智能化魔法世界:

除了之前阿里云峰会上披露的几个高频场景,用“/”生成智能会议纪要、形成待办,用“/”整理群聊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摘要,以及用“/”轻松开发低代码应用等,还可以通过“/”在钉钉文档上进行创意类创作,比如写故事、润色文案,借助“/”,你甚至还能一键创作自动学习的专属机器人。

当然,以上还不是钉钉“/”的全部能力,对比微软Copilot,这次钉钉几乎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在了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塑造更好的钉钉上。就像叶军在大会上谈到的,这是在AI技术革命大背景下,中国协同办公场域向前探索的一小步,而新钉钉将全面走向智能化。

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14年前那场轰动世界的发布会,在那之前,国内手机市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各种翻盖、滑盖,彼时的安卓虽然更新到了2.2、2.3版本,但还是容易死机和卡顿,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乔布斯用IPhone 4重新定义了IPhone,并改写了全球手机市场走向。

IPhone 4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开启了全球手机智能化的浪潮,这和眼下的协同办公行业如出一辙。在大模型技术还未成熟前,大家怎么也想象不到,原来一个小小的协同办公软件,竟然能智能化到这种程度,作为国内首个走向智能化的生产力工具,钉钉方面把其中原因归结为工作智能化的必然。

在叶军看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大模型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AI时代,势必带来新一轮的应用爆发和生产工具革命,而未来真正的大协同一定是智能协同,这将是所有协同办公、企业级SaaS领域内的玩家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按照他的逻辑,未来的产品将变得越来越简单、极简,包括产品架构和交互界面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随时发生。

叶军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实际情况要比预想来得更加猛烈。Noti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美国超级独角兽,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生产力工具,但它最近的发展势头却被微软Copilot截了胡,究其原因,有了Open AI的大模型能力加持,Copilot能短时间内在协同办公任何一个方面,进行颠覆式创新。

关于这个话题,《新眸》曾和一些业内人士深入探讨过,总结起来,这轮AI变革在商业模式上将带来2个方面的影响:

1、原先距离文本(翻译、搜索引擎)、不完善AI应用(各类助手、图像生成)最近的行业,后来者将以光速追上,并实现功能上的超越,老玩家如果不谋求改变,市场地位和份额将会受到直接的挑战;

2、目前已经出现爆款应用的赛道,比如Midjourney,将会吸引更多的创业公司、开发者和ISV生态伙伴,而掌握用户市场的大公司将会占优,通过学习、收购等方式迅速打造类似产品,实现自己产品的AI化。

回到钉钉以及它所属的协同办公行业,这些观点依然适用。本质上来说,AI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际上是决策权的转让,“机器-机器”沟通效率远远高于“人-人”,这点毋庸置疑,在超级平台没有诞生之前,外卖/快递/打车这种动辄几百、上千万的组织连接是很难想象的。

这也是钉钉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从2014年筹划启动,钉钉在过去几年,已经沉淀了超过6亿用户,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就连最难的订阅付费大山,也被钉钉啃了下来。

在去年年底钉钉7.0产品发布上,叶军首次公布了钉钉的付费日活跃用户(付费DAU)为1500万,亮眼数据的背后其实是钉钉做深、做实的体现,而据此形成了钉钉大生态,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低代码和酷应用等开发者生态,恰恰是很多竞对最难逾越的地方。

尤其在国内市场,大家对于协同办公工具的顶级设想,其实是充当个人助理的角色。早前钉钉接入通义千问后,一些用户就有留言反馈说,“希望钉钉推出个人智能PM,自动拉通项目进度和进行风险预判,在协调资源的同时,提醒组员,然后自动根据日程拉会,形成纪要,最终上报领导。”

这其实是一个特别现实的诉求,而想要解决它,前提是你得有这些功能布局,然后利用AI技术进行功能组件衔接。如果你留心这次钉峰会的话,你会发现钉钉已经在朝着这个方面着手去做了,也就是去年12月钉钉产品发布上透露的钉钉个人版,终于首次亮相了。

确切地说,个人版是钉钉面向个人用户、小团队用户、高校用户群体的轻量版本。之所以说它轻盈,主要体现在它的产品设计上很简单,据钉钉方面介绍,钉钉个人版将以AI服务为核心能力,深度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能力,比如通过对话查询各类知识、辅助创作各类文案、图片,甚至电商海报等,真正做到让AI人人可用。

熟悉钉钉的人不难发现,某种意义上,它其实也是云钉一体战略的延续。

但有一点需要声明,就是人们往往容易高估了GPT及其背后的大模型带来的冲击,而忽略了中国既有的产业和用户生态。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虽然我们已经有所建树,但和欧美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它背后的原因不全来自产品力和技术力,还取决于市场最底层的需求权重。

就现阶段产业业态来看,未来中国AI的机会一定是在应用层,这点无可厚非。早前就有业内专家深入聊过这个话题,他们认为可以把GPT这个系列的生成式AI模型看作是一个由大模型组成的AI系统,和当年的PC上的Windows,以及安卓、IOS基本有相似的意义。

而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的诞生,往往意味着下游的硬件、上游的应用都会被重构,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参考过去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大爆发的逻辑,在AI大模型时代,应用层的机遇基本不论自明。

而且,AIGC需要中国科技公司进场,解决中文语料、训练、互联网中文延续的问题。

拿钉钉来说,曾经一段时间里,我认为钉钉变得不性感了,很多业务的堆积、功能的堆砌,让它变得复杂起来,这中间有新需求不断叠加的原因,也有历史包袱的影响。

不过,拿我最近听到的一个相对中肯的观点来说,并非足够好的企业才会选择钉钉,只有当那些不够好的企业也选择钉钉时,钉钉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智能化生产力工具。我认同。事实上,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这其实是钉钉近几年正在努力的方向。

这里隐藏着一个钉钉的思考逻辑:“数字化这些年,很多企业都走过不少弯路,最后大家发现,只有能陪伴企业一道成长的,才是好的数字化。”

叶军说,未来一年钉钉的所有场景都将进行智能化布局。平心而论,《新眸》很乐意看见钉钉今天发生的变化。它让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次的AGI较量,已经不单单是财力和人力上的比拼,而是从理论、到工程、到产品,再到商业、人文上的全面的颠覆。

当然我也希望,借着AI这波浪起,钉钉也能变得极简。

以上论断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新钉钉的诞生并非是重新塑造一个新钉钉,就像前文谈到的,今天钉钉发生的变化,是中国协同办公场域探索的一小步,之所以说是一小步,并不是说这次革新不重要,而是放在整个中国协同办公场域中看,钉钉及其所属的行业变局可能才刚刚开始。

本文系新眸原创,申请转载授权请联系。

— END —

       原文标题 : ///钉钉巨变///一个新钉钉的「诞生」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