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京东“口水”交锋 谁背锅谁甩锅 更大看点又是什么
坏事能变成好事么?
作者:业文
编辑:钧杰
风品:梦琪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2023年11月24日,天眼查显示,诺亚控股旗下歌斐资产起诉京东案开庭审理。歌斐资产要求京东等公司连带承担其在“承兴系”刑事案件中被认定的全部损失35亿余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11月27日,#刻俩萝卜章骗了300亿#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也让曾轰动资本圈的300亿“罗静诈骗案”再成市场焦点。
12月4日,承兴案仍在发酵,诺亚财富与京东隔空“互怼”。京东发布声明称诺亚财富恶意起诉京东、误导投资人。
诺亚财富则表示京东发布的声明中“诺亚财富近年来先后发生十余起类似事件,上百亿基金......”等描述严重失实,侵犯了公司名誉。
1
甩锅?背锅?
一场隔空交锋
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间,罗静控制的承兴控股及相关公司通过虚构与苏宁、京东的供应链贸易,并以此为底层资产融资,骗取湘财证券、摩山保理、上海歌斐、云南信托等机构300余亿元资金。
据凤凰网消息,其中,湘财证券损失9亿余元,摩山保理损失27亿余元,云南信托损失15亿余元,上海歌斐(诺亚控股旗下资管平台)损失34亿余元。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对于起诉京东等公司的行为,诺亚财富相关受损投资人表示,“承兴系”诈骗案爆雷三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刑事案件事实清晰,责任明确,诺亚仍继续推卸责任,抵赖拖延不还款。
对此推卸责任说法,11月28日,诺亚财富控股旗下歌斐资产发表声明称,关注到网络上传播“承兴案件”相关内容严重失实,已严重侵犯公司名誉权并误导投资人和公众。
然12月4日,京东突然强硬发飙,“案件已经开庭,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恶意诉讼,诺亚为了转移矛盾误导投资人,我们相信法院会有公正判决,大家可以关注案件进展。”
在京东看来,“承兴案”相关刑事案件已一审宣判,罗静等诈骗嫌疑人均被判获刑。诺亚财富及歌斐资产仍罔顾投资人信任,拒不审视其内部管理问题,恶意对第三方京东发高额诉讼,企图混淆视听,继续误导投资人和广大公众,推卸和转嫁责任,为自己寻找“替罪羊”。
随后,诺亚财富声明称,“在此司法审理的关键时刻,我们对京东集团突然发出该份情绪激烈的声明表示不解。同时我们呼吁,京东集团可以将自己‘100%躺枪’的具体证据以合法合规的方式递呈法院。”
甩锅?背锅?一场隔空交锋好不热闹。同是受害者却矛头相向,究竟谁在误导投资人和公众?这场索赔案最终将怎样终结?罗静、汪静波、刘强东同为70后,一个萝卜章引出三位大佬的一段商业恩怨,口水战背后又该有哪些自身及行业反思呢?
2
“商界花木兰”折戟
谁更需要谁、冤不冤
无论孰是孰非,始作俑者罗静已无话语权了。
2022年11月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罗静因犯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无期徒刑,罗静妹妹罗岚等十余人也一同获刑。截至案发骗取被害单位计300余亿元,实际经济损失共计80余亿元。
判决同时认定,京东、苏宁等公司及员工对承兴系诈骗行为均不知情,相关合作合同、印章、材料均系伪造。此外,诺亚融资工作人员方建华收受承兴系贿赂200余万元,在业务对接、回访尽调等方面为承兴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
梳理这场庞氏骗局,属于较典型的虚构贸易形成一系列交易合同和单证,然后据此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案件本身形式算不上高明,期间甚至直接找人冒充京东、苏宁等工作人员,光天化日下在其办公楼里欺骗诺亚财富等投资方的调查人员,堪称赤裸裸诈骗。
但若沉心观察,粗劣演技仍能骗取300亿规模、牵扯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魔幻背后手段还是与普通供应链金融骗局有所不同。
回顾一代商界女强人,罗静的成败离不开几个关键词,首先便是木兰会。
没有爆雷前,罗静给外界的普遍印象是商界女强人。作为国内商界女性领袖俱乐部木兰汇成员,其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当选“商界木兰精英30强”,一同入榜的还有与董明珠、彭蕾、张泉灵等。甚至在某机构评选的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中,其力压格力“铁娘子”董明珠,得票率居首,人称“商界花木兰”。彼时,汪静波已是木兰汇常务理事。
也是2017年,罗静参与发起设立了木兰汇公益基金,并向北京大学捐资3亿元,成立“国家发展研究院木兰基金”。短短几年内,更收购了博信股份、承兴国际等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高达百亿元。然罗静的高光时刻没有维持多久,问题就纷至沓来。截至2018年底,博信股份总资产5.26亿元,总负债高达5.14亿元,资产负债率97.74%。承兴国际总资产约7亿元,总负债达约1.9亿元。
早在那时,资金问题就已是“承兴系”软肋。罗静能够闪转腾挪,一个重要依仗便是同在木兰汇的汪静波。作为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手中有钱,需要找到合适的高回报项目。从此意义上说,罗静与汪静波,很难说清两人谁更需要谁。
据自媒体金融八卦女消息,罗静妹妹罗岚曾表示:汪静波拉来的机构融资利息成本在10%—18%。看似来钱容易,但实际上,如果业务不能覆盖借款成本,那么亏损便是无法承受的。
第二个关键,便是罗静弟弟罗伟。公开资料显示,罗伟2015年成立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六六投资。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六六投资曾存在一标多融、标的资料减少以及项目发票涉嫌作假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说,罗静制造假网银,假税务系统骗过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罗伟帮助巨大。
但若细观,遭遇损失的金融机构也并不冤。2020年8月,湖南证监局发布对湘财证券采取责令改正并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经查发现湘财证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产管理业务尽职调查过程不够审慎。未前往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对公司发行的金汇25、26、27号资管产品底层资产对应的采购协议、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银行回单、货物签收确认单等文书的真实性履行相应的现场核实程序。
换言之,罗静这场庞氏骗局能编织到300亿规模,相关金融机构存在问题漏洞也是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汪静波是昔日湘财证券员工,罗静可以借助湘财证券套取资金,是否借助汪静波的“朋友圈”?还犹未可知。
3
223名债权人追问
扎牢内控风控防火墙
能够肯定的是,汪静波、诺亚财富付出了惨痛代价。
旗下歌斐资产暴雷后,2020年8月25日,诺亚宣布和承兴案投资者的和解协议,相关的一次性和解费用金额达18.29亿元,具体包括此前RSU公允价值计提的12亿元,也包括向未选择“换股”的投资者兑付约5.3亿元的其他和解方案。
具体看,接受方案的投资者将以49美元/股左右获得对应诺亚控股的受限股票,这部分股票将在十年内逐步解禁。
截止美东2023年12月4日,诺亚财富收盘股价格仅13.195美元/股。
据南方都市报,截至2022年末,共计818名投资者中,仍有223人未接受和解,对应金额约10亿元。
“以客户为中心”是诺亚财富的发展理念,如何妥善解决保障剩下223名债权人的利益,是舆论一个关注焦点。
事实上,“承兴系”事件并非诺亚财富首次“翻车”。
2018年至今,诺亚财富及歌斐资产曾多次被监管处罚,涉及风控不完善、信息披露与实际不符等。
此外,一些踩雷事件也非加分项。如2017年3月,辉山乳业陷入百亿债务风波。其中,歌斐资产两只产品歌斐创世优选一号投资基金和歌斐创世优选二号投资基金涉及辉山乳业的债权达5.46亿元。
2018年5月,歌斐资产发行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总规模3800万美元,投资标的是红杉资本持有的斗鱼老股。
然斗鱼美股上市后,因遭内外多方面因素冲击,股价持续低迷。2022年10月股价跌破了1美元。据经理人杂志,最终,歌斐中国特殊机会基金7号清仓全部斗鱼股票价只有1.1美元,除高位接盘低位清仓致使亏损外,歌斐资产也被质疑隐瞒多项关键信息。
除了斗鱼,歌斐资产还曾踩雷天神娱乐、乐视、暴风集团等公司。
企业业绩随之起伏不定。2020年诺亚财富亏损-7.45亿,2021年盈利13.14亿元,2022年净利10.09亿元,同比减少26.5%。
2023上半年,诺亚财富收入总额17.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5.6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4.46%。
二级市场方面,按最新13.195元美元计,距离59.74元历史高点跌幅超75%。
痛定思痛、审视上述踩雷,折射了诺亚财富内控风控方面有待加强。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诺亚关键人物方某多次收受罗岚的贿赂超200万。其于2015年6月起,先后担任诺亚财富下属公司投行机构经理、高级投行机构经理、团队高级副总监、团队资深副总监。
据BT财经,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诺亚控股董事长、CEO汪静波及其他高管、董事领取的现金薪水为3110万元、1620万元、4020万元。
薪资待遇水平并不算低,为了几百万贿赂赌上自己前途,显然不划算。方某背后有无更深层内幕不做评判,能肯定的是,严谨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系统风控体系,是预防管理层错付误判、走上歧途的一道防火墙。
4
京东无“责”要加勉
供应链金融的危与机
对另一受害者京东,同样有警示意义。
客观而言,此番“罗静案”躺枪,京东确实有些冤。
一审判决书显示,京东公司、苏宁公司虽早期与承兴系公司有供应链贸易,但两者与承兴系公司均已结算完毕,两公司未与“承兴系”公司签订该案所涉底层购销合同。
另一对诺亚财富不利的事实是,此前同为受害方的新骏保理公司也以民事案件形式起诉了苏宁,也是在上海金融法院。最终法院认定苏宁不承担责任。且该案例还被评选为2022年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
有业内人士指出,诺亚财富将京东和“承兴系”一起起诉,即便胜诉,基于承兴系债压也难执行回款。因此更多是诉讼策略考量,多一个连带责任被告,多些争议影响,可能多一点机会。且从承兴系公司伪造京东公司办公样式,来证明诺亚财富对京东公司的善良信任,基于此进行应收账款债权投资,来增加执行回款可能。
即便如此,梳理“罗静案”确实仍不乏京东的身影。据野马财经,签字的是“京东员工”、访谈地点是京东办公楼、金融机构还看到了京东网页以及京东方面的贸易数据,
虽然根据法院判决,这些全是“承兴系”伪造,所谓京东员工也是“承兴系”“群演”扮演,京东公司及员工对诈骗毫不知情;相应舆论也指出,作为50万人的大公司,每天这么多的业务往来,不太可能针对每名申请访客核实有无诈骗倾向,但无辜躺枪背后有无相应的内控风控瑕疵也值企业深思:如此频率规模的造假,两者早期还有供应链贸易,事发地还是在京东公司,一点也没事先察觉是否也有些说不过去?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商业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成核心业务之一。然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空转风险问题,借款人通过虚构交易、重复融资等方式套取信贷资金,从而给金融机构和电商平台带来潜在风险。
若从上述观点看,正在发力供应链金融的京东,卷入此番诉讼也非完全坏事。算是一次可贵警钟,即使无“责”也要加勉。
10月25日,2023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数据显示,京东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已覆盖30多个行业,链接品牌商超10万家,服务客户超数百万家。票据的融资规模每年超过千亿级,保理业务的融资规模在2022年更突破了2200亿。
成绩亮眼,但也不得不拼的。放眼行业,不止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也相继展开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拼多多为例,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借助资本力量来进一步稳定供应链稳定,最终加强其低价商品集中平台的竞争力。
凭借砍一刀的低价心智,拼多多已然一路反超、成为中国互联网新一代领军企业。12月5日,美股市场拼多多收跌1.68%,报142.93美元/股,市值1898亿美元。同日阿里巴巴跌1.31%,报73.020美元/股,市值1860亿美元。
拼多多首超阿里,彭博社就此评价,标志着从拼多多到字节跳动等一代新贵的崛起,它们正颠覆中国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传统领域。
如果说阿里稍显落寞,同为传统电商平台的京东已有掉队危机。12月1日,京东美股股价报收27.16美元,市值不足430亿美元,相较辉煌时的1700亿美元缩水超7成。相较2014年19美元发行价,累计上涨不足25%。截止美东12月4日,京东集团股价26.59美元,市值已不足420亿美元。
危机近在眼前、重拾低价心智迫在眉睫。11月15日,京东集团公告称,CEO许冉将兼任京东零售CEO,立即生效。京东零售原CEO辛利军将在公司内另有他任。
零售作为基本盘,许冉的兼任向外界传递出刘强东加强零售的信号,也被视为强调重拾低价心智后,进一步贯彻京东战略的新举措。
京东零售换帅当天,京东发布了三季报:净利79亿元,同比增长31.67%,超出市场预期,但收入2477亿元,同比增长1.7%。低于二季度7.6%增速,也低于去年三季度11.4%增速。同期,拼多多收入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远超市场53%的预期;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47%。
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电商平台已是存量竞争,营收增长相对乏力,对于京东发力的供应链金融不是一个好消息。从行业看,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赋能中小商家,实现商家平台良性共增。一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体系,平台对供应链金融管理仍处探索期,如果平台业务不能保持理想增长,供应链金融也存一定风险。
5
更关键看点是什么
无论企业还是投资者,保障合法利益无可指责,是非对错自有法律判定。穿越纷扰口水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相比争论谁过错、谁受害,更关键看点在于涉事各方能否痛定思痛、亡羊补牢。
近年来,央行多次反复提及“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随着承兴系与中植系的爆雷,市场对资金空转问题有了更多直观深刻认识。
做实体还做金融,都需要有敬畏心、专业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下,往期赚快钱、快赚钱打法已经过时,只有慢下心来潜心研究业务专业性、赚长周期的复利钱、赚慢钱,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11月29日,诺亚财富公布财报,第三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为2.33亿元,同比增长27.91%;营收7.50亿元,同比增长9.57%。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回升,也是诺亚财富重拾客户信心的标志。汪静波在业绩电话会中指出,过去两三年,也是诺亚从产品驱动向解决方案驱动的转型期。未来,诺亚财富将以合规作业为底线,坚持以研究和产品品质为先。
同样,2023第三季京东集团服务收入达524亿元,占整体收入比首超20%、达到21.2%,再创历史新高。追其原因,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利润再超市场预期。
早在今年初,京东就推出“春晓计划”,通过包括“0元试运营”、最快1分钟入驻、百亿流量扶持等多举措,为广大实体商家打造“更多流量、更快运营、更好服务、更省成本”的开店体验。
刘强东曾表示,京东追求低价,除让用户满意和放心,也要让合作伙伴放心,不以牺牲合作伙伴增长为前提,不以压榨合作伙伴利益为代价,而是能助广大合作伙伴真正实现健康增长低价。
换言之,京东志在推动构建一个更和谐、多方共赢的良好商业生态。用可持续的“真低价”,实现“优质低价商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商家挣钱”正循环。
字斟句酌,都怀揣着长期主义。若从此看,上述“罗静案”的受害、躺枪、谁甩锅谁背锅,如何收场已然不重要了。但愿经此波折,能让两者迈出更多高效高质的转型变革步伐。
坏事能变成好事么?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诺亚财富、京东“口水”交锋 谁背锅谁甩锅 更大看点又是什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4 小红书,一夜出海
-
10 携程,只能打顺风仗?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