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急切赴港IPO:与大众汽车“分道扬镳”,现金已不足2亿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招股书失效第二天,出门问问便马不停蹄地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12月1日,出门问问(Mobvoi Inc.)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人没有变化,仍然是中金公司与招银国际。
作为一家明星AI公司,出门问问身上其实并不缺少热度与故事。
从资本角度来说,其曾获得谷歌、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从业务层面来看,它打造了当下最火的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毫无疑问,出门问问踩中了当下最热门的风口,但这也尚未能助其推开港交所的大门。
早在今年5月30日,出门问问就曾递表港交所,试图冲击“AIGC第一股”。彼时,「子弹财经」在《对标谷歌,AI大模型真能撑起出门问问的IPO吗?》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其招股书的关键指标。
时隔6个月,出门问问招股书失效后迅速再次递交,而这一次,出门问问赴港IPO之旅或许颇为不易。
招股书显示,出门问问的收入一改过去三年上升趋势,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超20%,而亏损仍在持续。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已经高达27.84亿元。
过去,出门问问曾获得7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约2.33亿美元。但截至2023年10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不足1.6亿元人民币。出门问问为何如此执着于奔赴资本市场,由此也可窥一二。
当前,AI行业高速发展,但仍处于初期阶段,“烧钱”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便是一手缔造了ChatGPT的Open AI也避免不了亏损的局面。
只是,现金流不足1.6亿元的出门问问,该如何在这场“烧钱”游戏中突围?还有什么新故事能够撬动更多投资?
1、业绩“表脸”,海外布局受挫
两次递表的时间仅仅间隔半年,但出门问问的收入已经“变脸”了。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企业实现收入2.62亿元,同比下滑23.7%。
而在此之前,出门问问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长。2020年-2022年,其收入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5.00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50.4%、25.7%。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实际上,出门问问进军的绝大多数地区收入均出现滑落。
在招股书中,出门问问共明确列举了其进军的8个国家或地区。「子弹财经」梳理发现,除德国、巴西保持增长以外,中国大陆、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共6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均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了下滑。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另外,早在2022年时,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的收入就已经明显下滑。
与此同时,出门问问对于中国大陆的依赖日益明显。2020年-2023年6月,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0.8%、24.4%、58.2%、73.8%。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那么,出门问问的海外布局是否遭遇挑战?将重心移至国内是主动还是被动?据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出门问问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在收入调头向下的背景下,业绩亏损也在外界的意料之中。2020年-2023年6月,出门问问的利润分别为5614.6万元、-2.76亿元、-6.70亿元、-2.18亿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不过,出门问问同时披露了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剔除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后,已经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经调整净利润为6508.6万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即便如此,这在多年积累的亏损面前几乎不值一提。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累计亏损高达27.84亿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未来如何填补这些巨额亏损,是摆在出门问问面前不容忽视的难题。
2、大众汽车已撤股,料利润将下滑
在业务之外,出门问问还面临着股东的撤离。
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公司与大众汽车联属公司Volkswagen Finance Luxemburg S.A.订立股份购回协议,以对价1700万美元购回其持有的出门问问股份。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不过,大众汽车入股时的投资额远不止于此。
2017年,大众汽车以1.4亿美元购买了出门问问2.89亿股D轮优先股;2019年,大众汽车又以1500万美元购买了3094万股D-2轮优先股。以此来看,大众汽车的出资额超过1.5亿美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就在大众汽车撤股的同时,出门问问将双方的合营公司Mobvoi JV 50%股权以1500万美元全部出售予大众汽车中国。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对于这场“分手”,出门问问给出的解释是双方对合作战略的调整。对出门问问来说,此前和大众汽车签订的独家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潜在合作和商业化的机会。
不过,「子弹财经」发现,在没有了与大众汽车的独家协议阻碍之后,出门问问报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户中也并未出现任何其他汽车公司,业绩反而十分依赖大众。
大众汽车中国是出门问问2022年及2023年前6月的最大客户。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6月,来自于大众汽车中国的收入占比总收入的0.8%、42.6%、53.0%。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之所以在2022年时合作收入飙涨,源于双方在2021年底双方股权合作结束之际,签署的一份知识产权协议,出门问问继续为大众汽车提供汽车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等服务,合约金额5500万美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6月,这一知识产权协议结束。
双方合作结束之后,大众是否有意继续使用出门问问的服务?若丢失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未来业绩是否有保障?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出门问问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不过,出门问问在招股书中明确,预期短期内将录得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减少,主要是由于与大众汽车中国的知识产权安排完成后,来自AI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预期将减少。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从业务条线来看,出门问问分为AI软件解决方案、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两大板块。其中,AI软件解决方案中包含AIGC、AI企业两大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30日,AI企业解决方案贡献了62.1%的收入。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而在AI企业解决方案中,车载解决方案是重要业务之一。如若这一条线的业务大幅缩水,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3、4年未获投资,现金不足2亿
AI的前景毋庸置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AI软件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已由2018年的134亿元增至2022年的559亿元,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2090亿元。
而AI的另一个关联词则是“烧钱”,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大约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在这场大混战中“杀”出重围。
回顾出门问问的发展史,也可以清晰看到,在数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的背景下还能走到现在,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自2012年成立次年起,出门问问共获得七轮投资,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谷歌、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累计融资额约2.33亿美元,这曾是出门问问的高光时刻。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只不过,这一切在2019年戛然而止。招股书显示,2019年9月,出门问问获得最后一笔约1687万美元的投资,在此之后,企业已经长达4年时间再未获得过投资。
在招股书中,出门问问并未披露投资款的具体使用比例,但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598亿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在这4年时间里,出门问问是否尝试寻找投资者?是否开拓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对于一家AI公司而言,手上仅握有1.6亿元的现金是否感到担忧以及有何应对之策?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出门问问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现金不足1.6亿元的出门问问,目前正面临着激烈竞争。
以出门问问极力推崇的AIGC为例,在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的基础上,公司推出了「魔音工坊」及海外版「DupDub」、「魔撰写作」、「奇妙元」等产品,专注于配音、写作、视频等领域。
在上半年递交招股书时,出门问问是为数不多早早落地通用大模型的AI企业之一。而大模型的发展几乎是以秒为单位在快速迭代,仅仅时隔半年,落地的大模型就已经层出不穷。
8月以来,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腾讯混元、昆仑万维天工等大模型相继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中文逍遥大模型可以辅助写作,快手也公布了全模态大模型AIGC解决方案,涉及文本生成、图像生成、3D生成、音乐生成、视频生成等。
各个通用大模型纷纷出炉之际,先发的出门问问优势还剩多少?如若无法保持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否能在这场混战中保持领先段位?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出门问问还能够提供多少的预期和想象空间?
在卯足劲儿冲刺港交所IPO之外,出门问问或许更应该以切实的行动与稳健的业绩来回答资本市场的疑问。
*文中题图来自:出门问问官微。
原文标题 : 出门问问急切赴港IPO:与大众汽车“分道扬镳”,现金已不足2亿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