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冲击AIGC第一股背后,AI“老兵”的新困局
4月2日晚,港交所官网显示,出门问问(MobvoiInc.)披露通过港交所聆讯后的资料集,拟主板挂牌上市。也就是说,出门问问距离IPO上市已经不远了。
作为国内最早落地大模型的公司之一,出门问问于2020年开发出能够理解并生成文本的大模型UCLAI。2023年,出门问问将UCLAI升级为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进入大模型的赛场,意味着出门问问将需要面临更多的资源投入。
但与很多初创的大模型公司不同,2012年成立的出门问问已经走了超过10年,很难有资本愿意在这个AI“老兵“上下注,而出门问问自己的商业化又难言乐观。
过去三年,出门问问收入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和5.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1.09亿元和0.18亿元。
AGI的远大愿景和羸弱商业化的现实之间,仍然需要无数的故事和资金去填。在这种情况下,出门问问最终只能选择上市,去寻找更多下注的筹码。
/ 01 / 硬件“退潮”,软件上位
招股书显示,出门问问的业务主要有两部分组成:AI软件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及其他硬件。
从收入结构看,AI软件解决方案占比在不断提升,而来自硬件业务收入持续下降。2021年,AI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仅为5952万元,占比仅17.59%。到了去年,AI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为3.43亿元,占比提升至67.69%。
其中,AI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又分为AIGC解决方案和AI企业解决方案。
所谓AIGC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包括AI语音产品魔音工坊、AI写作产品魔撰写作以及AI数字人生成产品奇妙元。AI企业解决方案则是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AI软件解决方案,比如为汽车厂商提供AI语言交互解决方案。
过去三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682万元、3986万元和1.18亿元。这背后得益于付费用户量价齐升。过去三年,AIGC解决方案的付费用户数量从6.3万人增长到41万人,单个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从104元增长到248元。
与AIGC解决方案收入稳步增长不同,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在过去三年出现了较大波动,2021-2023年该业务收入分别为5269.7万元、2.63亿元和2.26亿元。
AI企业解决方案业务的巨大收入波动与其商业模式有很大关系。目前,出门问问的B端业务仍然以项目制为主。2022年,B端业务收入从5269.7万元增长到2.63亿元,主要就得益于与一家汽车附属公司的知识产权项目,外界普遍猜测该客户为大众汽车。该项目为出门问问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贡献了2.13亿元和1.39亿元,分别占到了总收入的42.6%及27.4%。
在AIGC产品和B端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出门问问的硬件业务收入不断减少。2021-2023年,智能硬件及其他配件收入从1.12亿元下降到0.35亿元。
2015年,出门问问发布具有语音助手和软硬件结合功能的AIoT智能设备TicWatch,并于2016年发布TicWatch海外版。此后陆续推出了智能手表TicWatch S2、TicWatch E2、TicWatch C2,以及AI智能跑步机Mobvoi Home Treadmill Incline、智能耳机TicPods等。
在收入结构变化的同时,出门问问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提升。过去三年,出门问问的AI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62.8%、93.8%和84.7%,而硬件业务的毛利率基本在20-30%左右。随着软件业务的占比提升,出门问问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37.5%提升至64.3%。
毛利率提升,也推动了出门问问走向盈利。过去三年,出门问问的经调整利润分别为-0.73亿元、1.09亿元和0.18亿元。
/ 02 / 魔音工坊,扛起C端业务
出门问问,可能是国内最早推出大模型的公司之一。早在2020年,公司开发出大模型“UCLAI”,即通用中文语言AI,并推出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提供AI配音服务。
到了2023年,随着ChatGPT风靡全球,出门问问也将“UCLAI”升级为“序列猴子”大模型,并更新了旗下的产品。截至目前,出门问问的AIGC产品涵盖语音合成、图片生成、文本生成以及虚拟人生成等领域
尽管AIGC产品很多,但截至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都来自AI配音产品魔音工坊。2023年,魔音工坊注册用户362万人,占公司总注册用户的89.77%;魔音工坊付费用户数量为40.4万人,占AIGC解决方案总付费用户规模的98.54%。同期,奇妙元和其他AIGC产品的注册用户数量分别为2000人和4000人。
作为一款AI配音产品,魔音工坊可以将文字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声音,商业模式为会员订阅。目前,魔音工坊能够为用户提供1000多种声音风格,并支持37种语言和15种方言。在声音商店里,还有数百种基于真人语音数据开发的虚拟声音模型供用户选择。
此外,平台可将声音模型与用户的偏好进行匹配,协助用户挑选最合适的声音模型。例如,如果用户选择「领域—纪录片」、「风格—温柔」、「语言—普通话」、「性别—男性」、「年龄—21-30岁」和「资费—付费」,声音商店将引导用户找到「魔无忌」的声音模型。
根据AI产品榜数据,3月魔音工坊访问量为243万,同比增长16.28%,排在国内所有AI产品流量的第11位。过去三年,魔音工坊的注册用户数量从145.4万人增长到362.5万人,付费用户数量从6.3万人增长到40.4万人。
魔音工坊的增长背后,除了产品功能日益完善带来的需求增长外,也离不开营销费用的驱动。2023年,出门问问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51亿元,同比增长55.67%。
/ 03 / AI“老兵”的挑战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出门问问算是AI行业不折不扣的“老兵”。与大多数AI公司一样,商业化始终是出门问问面临的最大难题。
先说B端业务,尽管出门问问在努力开拓金融、TMT应用场景,但收入仍然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且收入主要来自汽車附属公司A、Mobvoi JV和科技公司A。招股书显示,三家公司的收入占到B端业务收入的80%以上。其中,Mobvoi JV还曾经是大众与出门问问成立的合资公司,后来出门问问将持有的Mobvoi JV的全部股权卖给了大众。
在C端业务,出门问问虽然推出了不少AIGC产品,但大部分产品表现平平,仍然只能靠魔音工坊一款产品挑大梁。
随着AIGC产品竞争日益激烈,C端业务的获客成本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单个注册用户的平均获客成本为1.4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增长到13.5元;2021年,单个付费用户的平均获客成本为31.8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增长到133.1元。
持续增长的获客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C端业务的盈利能力。2022年,单个付费用户的收入成本比为2.78倍。也就是说,1块钱的营销投入能够产生2.78元的收入。到了2023年,单个付费用户的收入成本比下降到1.86倍,相比于2022年下降了33.09%。
在商业化面临压力的同时,大模型本身的迭代又迫使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20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从0.92亿元增长到1.54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门问问在大模型上的投入策略也显得更加务实。按招股书的说法,为了跟上前沿AI技术的发展,公司将采取具有成本效应的方式进行研发投入。
简单来说,出门问问的短期目标是做一个60 分的通用大模型,然后花大力把它打磨成 80 分,从而可以在真正的商业场景里稳定使用。在李志飞看来,60 分的基础大模型,将能够帮助出门问问拿到进入下一轮竞赛的“入场券”。
与其他刚刚拿到融资的大模型公司相比,已经成立10年以上的出门问问面临的处境更为复杂。从短期来看,注重性价比的投入方向,不失为一个务实的竞争策略。但长期来看,商业化和研发投入之间如何平衡,仍然是出门问问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商业化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善的情况下,上市可能获取大模型竞争筹码更理想的方式。
原文标题 : 出门问问冲击AIGC第一股背后,AI“老兵”的新困局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7 支付宝,也迷茫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