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4年有机会复活的被抛弃股票

2024-01-09 15:58
丫丫港股圈
关注

在加息状态下,2023年美股如此强劲的表现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依然是美股表现的核心动力。

但上涨个股中除了Ai、互联网、芯片这类因为技术进步,导致成长空间扩大的标的,还有很多并未展现成长性的公司,靠着困境反转的力量,大涨数倍。

去年的美股涨幅榜里,前10的股票,多数都不是什么知名的公司,但却靠着2022年以来巨大的跌幅空间,困境反转的预期,市场的热情,成就了其他股票难以企及的反弹空间。甚至有些个股,还是过去臭名昭著的垃圾股。

而从板块角度看,美股2023年表现优秀的板块,几乎都是在2022年有着较差表现的互联网科技、虚拟货币及半导体板块。

因此,2024年到了,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哪些在2023年被抛弃的股票即将迎来复活。至少从胜率角度看,那些超跌的板块确实更容易在今年表现出众。

首先以行业板块来看,在去年表现优越的股票如上图所示,为芯片、Ai、互联网、云计算、虚拟货币等相应产业。而将涨幅排序颠倒,则看到了去年表现不佳的几大板块。

在去年,美股总体表现不佳的板块其实并不多。因为纳指的年涨幅达到了42%,负表现的板块不多,其中整体板块下跌代表当属非耐用消费品板块。

消费:

在非耐用消费品板块里,包含了多个耳熟能详的消费品公司,包括耐克、宝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威、联合利华、亿滋国际等,它们在2022年的美股下跌中独善其身,作为避险标的从大跌中幸免,于是也造就了2023年的表现不佳,这侧面反应了隔年表现颠覆的规律是存在的。

从业绩看,几个头部的大公司,耐克、宝洁、可口可乐,2023年营收都维持了一定增速,利润也都创了新高,经济下行没有影响它们的经营稳定性,在降息背景下,这些公司经历了2023年的调整后,重新具备了一定的估值吸引力。别忘了,太多的科技股,它们的营收增速,还比不过这些消费品巨头们呢。

所以在2023年,降息环境,且全球经济仍缺乏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估值仍在合理区间的跨国消费巨头们,也是很不错的投资去向。

运营商

美国通讯运营商表现也不行,如Verizon、AT&T等,虽然在中国,运营商的股票这两年的表现都大幅跑赢市场,但是在美股,高息环境下,原本靠高股息造就投资价值的运营商就不那么稀缺了,缺乏太多成长性,完全由股息率定价,低息环境下,依靠股息率优势,就有持续的估值提升行情。不过,由于缺乏成长性,这些公司再好也有限,因为不少公司的业绩,在2023年并不能避免跟随宏观下滑。

有意思的是,按照目前的股息率,美股运营商这样的公司放在A股或者港股会更受追捧,性价比堪比中国移动等国内运营商,这一定程度上说明,A股和港股对于高息股的定价,已经国际化,中国高息股再上涨,吸引力绝对会不足,倒不如去美股高息股板块淘金。

医疗:

接下来还有不少医疗公司,其中包含了如联合医疗这样的医疗保险机构、CVS这样的药房巨头。

稳定的商业模式让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几乎年年上涨,去年表现那也只是涨得没有科技股多,但长期表现是一点不差。而且2023年,这些公司业绩也是保持了过去的稳定成长的。

高成长,估值不贵,没有周期性,在去年一年跑输大盘后,今年又是性价比颇高的板块了。

但这个行业始终像中国的银行股一样,有点过于完美了,利润高且每年稳定成长。但其中的风险就像黑箱子一样抓摸不透。保险模式下的利率风险,保险公司利润增速持续高于医药行业利润增速的道德风险,这些都是看不见的担忧,不过如果2024风平浪静那倒还好。

制药板块2023年表现也不佳,但由于诺和诺德和礼来两个减肥药股大象起舞,作为医药板块市值前二,也是涨幅前二,板块指数都被它们拉高了。

在他们背后是其他的大药企的弱势,没有一个跑赢指数,还有不少公司正在持续下跌中,现在这一批公司基本都成二线药企了。

2022年市场大跌,到大药股里也是避险风向之一,当大量30倍的big pharma在2022年的估值大回调中保持独立时,就知道2023年它们注定落后于市场了,但随着诺和诺德和礼来在减肥领域的疗效竞赛越发激烈,减肥效果的上限越来越高,也影响到了其他所有医药公司的逻辑。

正所谓一瘦治百病,肥胖能控制、心血管、消化、代谢疾病都能降低,而其他大药企丰富的管线里,总少不了这些产品,大家担心其他药企与减肥药之间的冲突关系。

不过对于这点,市场是有点过度反应,传染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跟肥胖关系就不那么大。

减肥药的副作用,耐药性等,是一直没什么人去强调,很多患者生活习惯不改,再好的药也救不了。所以对于这些二线药企的业绩倒不用太担心,其中不少公司的利润依然高于诺和诺德和礼来,它们可以选择在别的赛道加注,或者加入减肥药竞赛,二线药企中绝对能有部分可以回到一线的,如肿瘤领域的一哥默沙东,也在今年以来新高了。

今年注定会有更多并购,也更促进biotech小股票的价值回归,因此,整个美股医疗板块2023年都是值得参与的。

光伏:

可再生能源板块也是2023年最差的板块之一,当中包含了如ENPH和SLAR这样的大明星股,关于这个板块的投资价值,在前几个月中已有讨论。《美股光伏股该抄底了吗?》

开年以来,大宗商品板块活跃。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成长,主要要靠低价替代高价的传统能源,现在大宗商品再度有涨价预期,投资户用光伏和储能的动力就来了,在2024年,这个板块的弹性十足。但前提是,当前极差的业绩需要尽快恢复成长,要是大宗涨价只是虚晃一枪,这些个股的收入没有恢复,没有互联网那样的想象故事,也没有了当初市场爆发阶段的高增速,那么反弹终究可能是昙花一现的。这个板块的反弹特点,与虚拟货币非常类似,真假难辨,即使是回暖,也是情绪大于业绩因素。

中概股:

中概股要分开说,大部分在2023年的表现不佳,贡献了如京东这样的大市值大跌幅的个股,美股不少公司都受拼多多竞争的影响而下跌,除京东外还包括美股的DG、DLTR等等,但除此以外,没有受竞争加剧影响的中概股,表现也都是差的。

理由看看港股A股的逆势下跌就知道了:不投中国。

不少公司是商业模式都经受挑战,市场要求出利润的时候仍然出不了,也许继续下跌是合理的,但这样的股票,在美股的SAAS领域一大堆,并不妨碍它们去年跟着Ai大涨。

另外,同样业绩复苏增速的互联网股票,在美股估值修复的力度就是高一档,例如奈飞相对于爱奇艺。

也许很多投资者会因为政策问题觉得这种估值差异是不可逆转的,但别忘了,2022年跌幅榜里前列的中概教育股,去年倒是全都咸鱼翻身,就算转型直播,它们业绩也没回到以前。是大跌后恢复成长性,但涨幅是不输Ai。

其他中概股与教育股的区别只在与,2022年跌得没它们多,但是经过2023年后,中概教育股的跌幅在中概股里已经排不上号了,这充分说明,低位利空出尽翻转的势能远超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国际风险。

所以没有什么竞争担忧的,业绩还不错就是还压估值的中概股,2024年也都值得期待。

另外跑输大盘还有工业板块和农业板块,这两个板块在2023年的表现其实不算差,只是因为长期缺乏想象力,市场大涨时很难跑赢罢了。所以2024年也不具备什么困境反转的爆发了。除非市场大跌,它们能够跑赢大市,少输点,但也仅此而已。

结语

经历了2023年的大涨,大家都看懂了,推动上涨的不一定是像Ai这样可遇不可求的行业革命,只要一些公司烂到不能烂了,有底了,自然就会有机会涨,如果是一些优质公司因为偏见下跌,那就更了不得了。

所以基于这些,在2023年表现堪忧的上述板块,在2024年也都有着不低的胜率。

当然,那些因为经受竞争困境,比行业还要跌得更多的公司,如上面提到的零售的京东和DG、消费行业的雅诗兰黛、医药行业的辉瑞和ILMN。反弹逻辑上的不确定性更大,考虑的因素更多,2024年可能会因为竞争不利继续下跌,不是那种跌得多就必然要反弹的,因为基本面变化了。

却因为更低的市值,一旦困境反转,竞争压制的因素解除,也将获得远超行业的涨幅。

meta并不是Ai行业的核心标的,但过去的竞争担忧是FAANG中最大,跌幅也最吓人,等到业绩回暖,其涨幅也高得惊人。Ai的爆发之于英伟达及整个产业链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不可观察的,所以认清英伟达2022年低位在哪里并抄底很难,相对而言,Meta的底部可预判性相对就更大。所以,那些受竞争影响的股票,也并非完全不能关注。

最后,目前美股整体的估值都已经合理化,跌得多的公司都是有各种问题,收入增长但估值下调的公司不多,不像2022年,太多的板块即使未来两年有50%+的收入增长预期,也能杀一半的估值,所以2024年还是应该放低预期,或者变换方向,也别忘了,2023年的各类芯片、Ai、云计算、虚拟货币的做空基金,也是跌幅榜前列。

       原文标题 : 2024年有机会复活的被抛弃股票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