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小红书为部分用户默认勾选“先用后付”,此前已接入花呗分期

文 | 观察团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时下,正值各大电商“618”大促。为提振消费,不少头部电商设置了满额减价、红包优惠等促销手段。

而其中,金融方面的支持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京东金融就推出了 “先享后付”、12期白条免息券、立减券等;花呗分期则联合平台和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千万量级的商品分期免息。

新经济观察团发现,近年来不断押宝电商、直播等业务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在今年“618”期间设置了新的信用支付手段“先用后付”。

小编近日在小红书商城下单多个商品时,跳转到支付页面后,小红书直接为小编默认勾选了“微信支付分 先用后付”功能,这引起了小编的关注。此外,小红书还支持消费金融产品花呗分期、支付宝免密支付、微信支付等支付手段。

小红书 “先用后付”功能说明显示,是其针对微信支付分较高的消费者开放的专享权益。在开通后,若想关闭该服务,需要在钱包功能内关闭。

在确定选择“先用后付”支付后,页面即从小红书跳转到微信支付,显示小编微信支付分826分,达到要求。在查看相关协议后,页面显示开通成功。支付页面还显示,小红书的“先用后付”是微信支付分650分及以上专享。

 

根据相关协议,用户需要授权财付通将微信支付的开户时长、实名信息完备程度、支付活跃度、风险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并形成去标识化后的结果共享给小红书,以便小红书提供相关服务。

而小编下单成功后尝试关闭“先用后付”,发现需要先取消订单、退款,然后才能在“我的-钱包”内关闭该功能。

在整体的体验过程中,小红书“先用后付”功能的开通流程还算人性化。尽管在下单时直接为用户勾选了该功能,但正式开通需要用户自己操作,退款也相对比较简单。此前某头部电商在推广“先用后付”过程中饱受诟病,大量用户莫名被开通、支付环节无任何提醒、关闭入口难找,相比之下小红书要相对温和。

对小红书来说,设置“先用后付”功能有不少益处。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作为一种类信用卡的支付产品,“先用后付” 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小红书电商的销售规模和转化率,且和信用结合后数据价值更大,还能够让用户更多的对平台形成依赖。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小红书推出的“先用后付”这个功能,跟前几年流行起来的“先买后付”在名称上具备一些相似之处,但从功能模式来看,存在些许不同。

具体来讲,由于小红书金融牌照缺乏,因此只能依附于微信信用分这样的主体助力做风控,并且在整个流程中,其实并不太涉及到“授信额度”的步骤,跟普通电商平台用储蓄卡或信用卡购物别无二致。

但她同时表示,不论如何,此举能够彰显出小红书旨在发力电商、在支付业务环节及留存用户环节积极进取的野心。从平台规则来看,小红书严禁站外导流,一旦被发现可能面临处罚甚至封号的风险;而从平台调性来看,小红书起家的“种草”模式天然与电商带货契合;此外,去年曾有小红书招聘支付经理的相关新闻,引发业内种种猜想。

她认为,小红书企图通过“先用后付”业务的试水,筛出一批合适的卖家以及有购物兴趣的买家,持续积累数据资产。

但她也指出,正如水土不服的舶来品“先买后付”功能,小红书“先用后付”的卖家能坚持多久、能否带来理想的用户购买转化仍是个未知数。

新经济观察团认为,在“618”大促期间推出“先用后付”等信用支付工具,对小红书提振电商业务乃至整个公司盈利能力有一定助力,也证明小红书将在电商业务上持续迈进。

根据最新的数据,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用户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其中95后和00后的占比相当高,分别为50%和35%。此外,小红书的用户性别比例也呈现出明显的倾向,女性用户占比高达87%。此外,小红书的用户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活跃度高,日均用户搜索渗透达到了60%,UGC(用户生成内容)内容占比更是高达90%。

但在很长时间里,拥有海量用户的小红书并未找到真正的商业化模式。据外媒报道称,2022年小红书收入约为20亿美元,亏损2亿美元。2023年小红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为5亿美元,收入为37亿美元。报道称,小红书从广告和新兴的电子商务业务中带来了收入。

就在2023年,小红书“后知后觉”开始发力电商和直播业务。小红书当年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随后又将直播业务部门、电商业务部门整合成为一级部门;举办首个电商大会,宣布以两个500亿流量双向助力平台买手和商家的快速成长;2024年,小红书又大手笔赞助央视春晚,直播间用户互动次数超1.7亿。

业绩蓬勃发展下,小红书也重新传出上市消息。今年5月,据IPO早知道消息,小红书正进行新一轮估值200亿美元的融资。据该消息透露,小红书本轮融资实则就是Pre-IPO轮融资,并将对其IPO定价提供参考价值。

尽管小红书再次否认了该消息,但小红书自2021年来就频繁传出上市消息,但均无下文。

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小红书的主体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9亿美元,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淡马锡、腾讯、阿里、真格基金、天图投资、金沙江创投等等。

不过,尽管通过金融变现来拓宽盈利渠道是不少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巨头的选择,但目前小红书并无更多布局,且旗下也不具备任何金融牌照。至于小红书此后的金融、支付相关动态和IPO进展,新经济观察团将持续关注。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End

       原文标题 : 小红书为部分用户默认勾选“先用后付”,此前已接入花呗分期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