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破发,嘀嗒靠啥实现更大价值?
一切刚刚结束、一切刚刚开始!
作者:闻道
编辑:可乐
风品:米朵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6月28日,嘀嗒出行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共享出行第一股诞生。据悉,招股阶段公开发售获112.9倍认购,认购人数19,815人。最终发定价每股6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82亿港元。
回望上市心路,可谓一波三折。首次冲刺可追溯至2020年,随后近4年间频频提交招股书,尽露对资本市场的执着渴望。
都说好事多磨、好饭不怕晚,可至少从上市首秀看并不讨喜:开盘即破发,报5.23港元,收盘价4.65港元,跌幅22.50%。
上市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能否讲出让资本信服的新故事,才是价值马拉松的关键。
1
速度取胜失灵?
拿到上市入场券,可喜可贺。然4年时间过去了,行业格局早已另外一番光景。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嘀嗒出行占据顺风车66.5%的市场份额,是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而招股书更新数据显示,嘀嗒出行2023年经营中国第二大的顺风车平台,顺风车交易总额86亿元、搭乘次数1.3亿次,按交易总额计市场份额31.8%,按搭乘次数计市场份额31.0%。要知道,2021年嘀嗒出行还以38.1%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市场份额大滑至32.5%,落后公司A退居第二。
更扎眼的是,尽管市场份额连降,业务依赖度却在持续加大。据招股书,2021年—2023年,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收入6.95亿元、5.15亿元及7.7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9.0%、90.5%及95.0%。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得益于顺风车的轻资产模式,嘀嗒出行成为目前唯一盈利的叫车平台,但随着滴滴、哈啰出行等补贴力度加码,企业也面临着利润承压与司机规模不足的双重压力。
据嘀嗒官方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顺风车已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认证私家车车主数量约1520万名。而哈啰2023年ESG报告称,截至年末其顺风车业务认证车主逾3000万名。
为了吸引车主、黏住车主,嘀嗒不予余力,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对私家车主补贴成本占比为5.9%、12.4%、13.8%。
遗憾的是,大力并没出奇迹,嘀嗒出行仍出现市占率下滑、司机体量落后的困态,投入效率精准度、运营精细化水平有无改善空间?
看看承压的毛利率,不算多苛求。2021年—2023年分别是 85.4%、79.5%、75.9%。嘀嗒出行表示,下滑系增加私家车车主补贴和提高保险费。
创始人宋中杰青睐“速度取胜”。据网易科技,早在2016年嘀嗒创业初期,宋中杰就表示,要在最短时间内,不计成本地拿下最多市场份额,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做不到前三就意味着失败。
最新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预计将首次公开募股的预期净收益,50%用于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促销活动,35%用于提升技术能力及提升安全机制,15%用于增强变现能力。
显然,上市后的嘀嗒出行仍欲速度取胜、规模取胜。只是,行业早进入存量红海周期。面对下滑的市占率、咄咄的竞品攻势、自身盈利压力,难度几何?市场有多买单呢?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顺风车车主补贴及顺风车乘客用户奖励总额仅占同年顺风车平台交易总额的1.8%、1.9%及1.8%,远低于网约车平均16.7%的水平。
2
出租车收入、占比双降
谁来扛起“第二曲线”?
除了高度依赖顺风车,嘀嗒市场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地累计收入占比超55%,存在较强的地域集中性。上市后随着资本加持,全国化破局与寻找第二曲线,将是决定价值走向的关键命题。
顺风车是一门赚钱生意,但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外界有存疑声音。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汽车客运交易总额中,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市场份额为54.2%、41.4%,顺风车则仅占4.4%。
这对嘀嗒出行自然不是好消息。前10年依靠顺风车业务起家、迅速做大跻身龙头,接下来10年怎么走、能讲出什么新故事,站在上市新起点这是嘀嗒不得不思考的严肃问题。
实际上,公司也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打破业务单一与地域桎梏,近年不断发力智慧出租车业务。
招股书显示,该业务具体模式为:嘀嗒通过平台APP为出租车司机提供网约车解决方案,根据订单量、当地出租车价格、距离等向其收取服务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租车网约车业务已覆盖全国91个城市,并与79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
成绩可圈可点,考量在于相应收入仍显羸弱、甚至不增反降:2021年—2023年,嘀嗒出行提供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3260万、1940万、113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4.2%、3.4%、1.4%。分别促成约3550万次、2150万次、1210万次的出租车网约搭乘。
核心数据均出现下滑,市场竞争力咋样?行业处境、后续发展前景几何?能抗起新增大旗么?
深入一度审视,平均服务费率上涨或是不达预期的主因之一。据凤凰网科技,上述同期分别为3.9%、4.5%、5.1%。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与滴滴自营业务不同,向传统出租车收服务费用存较多困难,嘀嗒平台用户量本就不占优,对出租车收费不是一个好选择。目前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是公众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尝试出租车业务遇阻后,嘀嗒未来是否试水网约车犹未可知,但从目前市场格局看同样存不小难度。
不算多夸言。2023年以来,三亚、珠海、济南等城市先后发布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部分城市已暂停受理运输证。
2024年4月1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风险提示,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4月16日,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也称,现有订单量规模,实际上很难支撑中心城区11.8万辆网约车全部参与运营服务,车辆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
面对市场饱和压力,平台同样不轻松,掀起又一波补贴力度,以争取更大市场份额。6月24日,如祺出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其预计2024年—2026年将继续产生净亏损及经营净现金流出。
能够预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血拼,谁笑到最后犹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一味粗放粗扩张、将是一场零和博弈。如何探索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特色新路,显得刻不容缓。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认为,目前,打车平台差异化发展的选择方向有限,相较哈啰的平台优势,滴滴的一站式出行,嘀嗒出行还缺乏强有力的特色护城河。除继续深耕顺风车业务,在出租车、网约车市场短期或难收获更好增长,上市后靠什么获得投资者认可,对宋中杰是一个灵魂问题。
3
夯实合规性底座
贵在知行合一
的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从营商环境看,相比监管较严的网约车业务,据交通部官微回复网友,目前跑顺风车无需任何特殊资质。
相对粗放的发展状态意味着利润空间,也意味着种种不确定性。
实际上,缺乏有效行业规范,也是顺风车近年增长缓慢、市占率低的一个重要考量。嘀嗒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其顺风车业务始终遵循“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车主不以盈利为目的”指导思想。
2022年12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式约谈。
约谈指出,近期媒体多次报道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有关问题,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此外,还有分摊费用,个别司机被曝多平台接单拼车质疑。据《新快报》2024年4月报道,嘀嗒出行深圳地区存在顺风车司机违规多平台同时接客行为,消费者联系到平台投诉后,平台确认司机违规情况下,消费者仅获8.9元退款补偿。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4年6月28日,嘀嗒出行累计相关投诉达到17993条。主要集中在扣款纠纷、客服处理不及时、顺风车主收费不透明等质疑。
如6月24日,平台过审投诉编号17374012287显示,一消费者称,6月23日于中山拼车前往广州,下单拼车司机接送/出发时为13:05,司机却迟迟未至,多次催促后,司机表示1个小时后接完全部乘客后才可出发,平台运营方未能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导致本人未能按约定时间出发,最终引发一系列损失。
再如平台投诉过审投诉编号17374004753显示,一消费者称,自己乘坐的平台顺风车司机态度恶劣,违规在禁停地点停车,导致发生事故,造成第三人受伤,发生事故后,不肯报保险,驾车逃离现场,报警后平台不提供司机资料,隐藏司机信息,导致警方无法及时联系司机,留下乘客独自赔偿300元给伤者修车医院费。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事实上,用户搭乘“顺风车”过程中,因交通事故遭遇赔偿难并非个案,对于相关赔偿的法律问题。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认为,顺风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乘客受伤,乘客可将车主、平台公司以及承保顺风车强制保险及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在责任承担上,属于顺风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顺风车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顺风车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不足或没有投保商业保险的,由顺风车主赔偿,如果平台公司与顺风车主同处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则由两者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诚然,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或有偏颇片面处。可老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产品体验、用户口碑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站在上市新节点,合规安全是价值第一基座。能否夯实决定了企业后续的行稳致远、估值走向。从经营模式到产品服务基本面,嘀嗒多些查漏补缺、增强约束力、降低违规不确定性,总没有错。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2024年度安全大会暨安全生产月启动会上,宋中杰指出,作为企业如不做好安全工作,任何业务成果都毫无意义,并号召各位员工要牢记安全生产法的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中抓好极致执行,把安全意识磕到骨子里,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敲响安全警钟,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放在心中。
罗翔说,人最大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对嘀嗒出行而言,在落实合规性、消费者安全方面,还有多少短板待补?
4
市场需要新故事
靠啥如愿更大价值?
一切答案藏在时间答卷里。
新起点新征程,如何突破业务天花板,如何夯实合规确定性,如何发展第二曲线,嘀嗒出行需要新故事。
好在,不缺腾挪空间。截至2023年底,嘀嗒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2亿,叠加此番上市补血,充沛的现金储备是未来转型的基础。
2021年—2023年,嘀嗒出行研发费逐年增长,分别达到6010万元、8900万元、1.217亿元。2023年公司启动八个新研发项目,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算法设计、销售和营销管理、大数据技术、地图信息点(「POI」)搜索和路线规划。
宋中杰认为,随着AI进入爆发期,嘀嗒出行将深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级算法等前沿科技手段,从创新提升顺风出行体验效率和智能安全、推进顺风车碳减排数字化、创新赋能传统巡游出租车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出租车服务数字化治理等方面都取得诸多新突破。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未来将继续发力主营业务,在顺风车行业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继续扩大智慧出租车服务,推动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变现能力与丰富变现渠道;提升技术能力及运营效率,尤其投资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同时推进用户体验和安全机制升级;此外还将在资本方面做出更多战略联盟、投资与收购探索。
在上市仪式上,宋中杰表示:挂牌上市,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起点。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创新的思维、更拼搏的精神继续前行。加倍努力,为社会、用户、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大价值,更早实现‘让路上没有空座’的愿景。
字斟句酌,嘀嗒出行仍有满满干劲。继续深耕顺风车、发力出租车、押宝AI,战略定力、趋势卡位值得肯定。
不过,还是那句话,理想与现实往往有一条鸿沟待越。梳理上述种种问题,相应的挑战症结同样肉眼可见。都说10年一周期,2024年嘀嗒出行迎来10岁生日。站在上市新起点,能否借助AI消积弊展新颜、弯道超车?如何讲透旧故事、讲出新故事,化解破发尴尬、实现更大价值一跃?
一切刚刚结束、一切又刚刚开始!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上市首日破发、市占率毛利率下滑 嘀嗒靠啥实现更大价值?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巡回】2024 STM32 全球巡回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3 拼多多,病入骨髓
-
10 云厂商双十一,无新可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