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Science)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根据科学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学科,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
-
-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充分发挥鲲鹏多样性计算优势,加快遥感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武汉高性能计算大会2022的活动上,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龚健雅受邀发表了致辞演讲。他表示,武汉高性能计算大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平台,围绕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汇聚遥感领域和信息领域两个学科的专家,对齐关键诉求,联合攻关,对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星际迷航》不是梦,全息传输技术将科学家传送到国际空间站
一名美国NASA科学家的逼真数字绘图以全息图的形式出现在国际空间站上。这是一项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技术,被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率先投入使用。在电影《星际迷航》中,企业号星际飞船上的船员可以被“传送”到其他飞船或世界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不再是科幻场景
-
中国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从1分钟提升至1小时,远刷新世界纪录
C114讯 4月25日消息(余予)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在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将相干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度刷新了2013年德国团队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
-
中国电信获2020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2月5日,在中国通信学会举行的2020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联合申报的《5G共建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为双方企业颁奖
-
中国科学家|北邮教授孙松林:备受瞩目的5G,如何推动社会变革?
2019年我国启动5G商用,但在现实场景很少看见大规模应用,有人甚至提出质疑:5G的杀手级场景尚未出现。从3G、4G发展进度看,应用落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5G正处于网络部署初期,商用落地并非一日之功
-
关于手机 100年前的艺术家与科学家早已做出这样的预测
对现代人而言,这些场景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却是百年前,手机尚未出现的时代,艺术家对未来手机生活的预测。
-
大唐移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建立联合实验室
6月16日,大唐移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了联合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