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亚信科技CTO欧阳晔博士:与运营商 携手迎接“5G+AI”变革

2019-06-19 10:50
科技杂谈
关注

问:您怎么看5G+AI的趋势?

前几年,行业内有一个口号叫"大数据+X",现在可能转变为了"AI+X"。其实,应该反过来,应该是X+AI,主体应该是X。

X是行业领域知识。

在我们这个行业,主体也应该是移动通信,或者是移动通信业务本身,在这个主体的基础上,我们加入自动化,或者基于AI的智能化能力,首先通过自动化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效,然后催生新的业务场景和应用,帮助运营商将自身能力向垂直行业做智能化输出,赚更多的钱。

目前,"智能化"这一块大家讨论得比较热,但真正的智能化,或者是通信网络领域和业务领域要实现"零触碰"的智能系统,还是挺遥远的。

在我看来,现在与其宣传还像乌托邦一般的,"零触碰"的完全智能化,不如首先做一些务实的妥协。

例如,我们在"智能化"之前,可以先实现"自动化"。以前,我们的计费系统、IT系统和网络系统,都还有一些手工过程,需要有人操控。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它们先"自动化"起来,再逐渐向"智能化"做演进。

问:从智能化角度,您觉得从美国运营商在网络降本增效有哪些比国内运营商做得好?

欧阳晔博士:我觉得在网络性能与体验的优化这方面,美国运营商做的挺不错的。因为美国人力成本比较高,所以美国运营商对网络性能质量的优化,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降本增效的方面比较关注。

问:说到美国,您怎么评价中国和美国的5G发展?

欧阳晔博士: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从时间基线上对比一下:

中国什么时候上3G的?大概是2008年,而美国是2001年左右,这中间有8年的时间差。到4G的时候,Verizon是2010年上的4G,中国是2014年底上的,时间差缩短到了4年。现在看5G,美国是去年10月份左右开始上的,我们是今年6月,时间上已经基本同步了。

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一直在发展,在进步。也许到了6G时代,商用的顺序也许会反转过来,6G在中国也许能更早地进行商用。

但是,整体来说,移动通信是一个大的生态体系,在大的生态体系里面,尤其是偏物理层等底层技术方面,我们仍需要在5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上继续努力。

问:美国去年刚开始上的5G,是用CPE来推动家庭宽带,而且也还不是标准的5G空口?

欧阳晔博士:对,是用CPE。其实,在全世界运营商里,Verizon做无线是最激进的,为什么Verizon要先行?因为它当时等不及3GPP的5G标准落地再去做,觉得太晚了,所以Verizon在几年前就已经做了。

Verizon当时的想法是,按照自己的一整套V5G标准先商用部署Fixed Wireless 5G,再和3GPP讨论出来的空口标准进行融合。

5G的New Radio (NR) 其实在0.45-6 GHz的中低频FR1和24.25-52.6GHz的高频FR2,甚至在未指定的6-24.25GHz之间都可以部署,只不过美国不像中国光纤已经到户,美国广大中西部和山地地区的光纤到户成本非常高,所以美国的通信运营商有非常好的毫米波运营场景,它有这样的Use Case,所以Verizon才最先选了这样的一种运营场景。

问:刚您说到咱们需要在物理层方面继续努力,能展开讲讲吗?

欧阳晔博士:从中立的技术上来说,整个通信技术协议栈体系,就类似于TCP/IP的通信的协议栈,第一层是物理层,往上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等,一直到第七层应用层。

其中,第七层是最开放的,客户黏性比较强,很多是互联网OTT这些厂家,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什么他们成长快呢?因为它们借力了,通信业在底下几层的基础,已经打得非常好了。

但是,我们现在看,物理层作为非常稳定的基础层,很多年来,演进的非常平稳,相对于应用层的发展也更加缓慢一些。

最早,信息技术演进的模式,是依照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建立起来TCP/IP协议体系,先把物理层定义好,再往上到应用层,最后在应用层百家齐放。

但是,物理层这一块的积累,是需要大量时间和技术的。所以,我们现在发现,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体系发展,已经不再是从下而上的创新,而是反过来,从上往下,先看用户需要什么,然后OTT的厂家、移动互联网厂家会被用户倒逼,快速地迭代,再倒逼我们从上往下做创新。

现在,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商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上面开的越多,底下做更改、做创新被倒逼的压力越大。所以,传统的通信模式,遵循经典通讯的模式,已经被颠覆了,通信公司不得不革自己的命。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美国运营商的选择,Verizon和AT&T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AT&T和OTT的厂家和应用层走得越来越近,无论是自己的业务,与生态链的合作,还是收购的公司,基本上是往应用层的内容贴近的;而Verizon还是特别专注于把通信和无线技术做好,它一直觉得,自己要把自己的核心通信技术做到最棒,先把台子搭好,再鼓励各种应用层厂家在平台上表演和分享创新成果。

问:在5G阶段,我们可能也会迎来一些运营商的体制改变,比如可能会出现多家运营商共用一张接入网的情况。在您看来,未来会是怎样的趋势?机会多一点还是挑战多一点?运营商和亚信应该怎样应对?

欧阳晔博士:运营商肯定是会有一种联合,比如在一些基础设施上会有一些共享的措施。但在核心的运营系统上肯定还是独立的,因为涉及运营商边界的问题。

广电获得5G牌照,运营商的核心基础设施与系统的建设需求增加了,简单从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来计算,原来是×3,现在是×4,对电信软件厂商来说肯定是比较好的机会,网络产品也是一样。

亚信和其他通信软件公司的一个机会在于,面向5G时代,运营商的网络可以解耦了。

在3G和4G时代,网络里的无线、核心网、交换机等网元,都是"黑盒子",设备商用一个竖管封装起来,打上自己的LOGO,交钥匙给运营商。

而现在,我们把这个黑盒子打开,按照标准化的协议栈和层级分开并解耦,一些更适合用软件解决的,我们就变成了SDN、NFV和网络切片的这些软件维度的产品与方案。

对这样的解耦,运营商是非常欢迎的,解耦其实是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相对中立,而在软件层面,也有助于像亚信科技这样的电信软件厂家,能帮助运营商在新的网络架构体系内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在运营商的5G转型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策略是"集中化"。

原来,运营商从总部到自己各个省属地的管理里面,一个省有一套IT系统,理论上一个运营商应该有31套核心的系统,那现在随着运营商的扁平化和集中化,有一些核心的系统逐渐的上输到集团。

表面上看来,这是核心的系统在减少,给电信软件厂商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事实上,在"集中化"上输到总部和集团层面同时,又催生了很多新的机会。比如我们在网络和业务系统的边缘,又催生出了很多新的机会,包括AI,运营,新的创新系统和创新产品等等,都在边缘被催生起来了。

如果不做任何创新,那运营商做"集中化"以后,对传统的BSS厂家和OSS厂家的确不是一个正面的消息。但这个趋势也会倒逼我们BSS领域、OSS领域的厂家去思考,未来有哪些创新的机会,在核心系统进行集中化后,如何在边缘帮助运营商一起转型成功。

问:对于亚信科技来说,又将会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欧阳晔博士:亚信科技自身也在做数字转型。借用亚信科技CEO高念书先生的话,亚信科技在5G时代,面对着"新客户、新业务,新模式",需要具备全方位的"服务能力、产品能力、集成能力与运营能力"。

从4G到5G过程中,在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体系内,IT系统面向5G演进会有新的需求,比如新的CRM系统,新的BI,新的物联网,新的大数据的系统等等。

我们会和运营商一起努力,把5G一整套的核心IT生产系统,满足5G的技术标准做平滑的技术演进。这也是亚信科技的基础技术能力之所在。

同时,我们也和运营商合作,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帮助运营商做向外的能力拓展。我们定义为以数据为驱动的运营。运营商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我们希望帮助运营商和垂直行业的数据有效的桥接在一起,发挥亚信的智能化分析能力,用数据来更好地驱动运营商自己和垂直行业的运营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很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可以对垂直行业进行能力的输出。

问:刚刚说和垂直行业的数据做桥接,那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垂直行业,对自己的数据不一定愿意拿出来,变成数据孤岛。您认为解决之道何在?

欧阳晔博士:咱们不用说行业之间,可能在行业内部可能,两个部门之间,数据都不愿意打通。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先看美国的运营商。

美国的运营商在4G已经开始做B域和O域数据的融合,催生了很多新的Use Case,然后逐渐实现。可能数据不一定做物理融合,但是大家先在逻辑上打通,基于这些比较好的数据支撑,催生很多业务场景,产生业务价值,再慢慢的把这堵墙打通实现融合。

我们推广到行业之间也是一样,首先要让用户看到,让垂直行业要看到,两个领域的拉通和融合对垂直行业自己的领域要有价值,能催生好的业务场景,带来很好的业务价值,能够帮垂直行业有新的货币化的机会,能够帮垂直行业降本增效,能够做能力的补偿或补充,这样才会有很好的驱动力,让垂直行业和我们的5G的生态体系做一个紧耦合。

现在,更多的是我们5G从业者面向垂直行业去宣传5G的能力,但是垂直行业对5G的认知度,还远没有对自己行业的领域知识理解的那么透彻和清晰,所以5G和垂直行业还需要有一个进一步相互碰撞、了解、融合的过程。可能有的时候先有果再有因,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为了打通而打通,而是大家相互催生了价值,才会进一步促进我们更好的融合。

问:亚信科技会如何把握5G时代的历史机遇?

欧阳晔博士:就在这个月,亚信科技会发布一个面向5G的的产品演进计划。今天可以跟您简单透露我们的三个关键词:"全域虚拟化、全域智能化,全域可感知"。

更准确地说,这三个关键词,应该也能够概括亚信科技在5G方面的技术战略。

第一个词,是"全域虚拟化"。我们希望在5G架构内,能做到BSS(业务支撑系统)、OSS(运营支撑系统)和网络领域一整套的虚拟化,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效。

亚信科技作为中国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电信软件公司,过去贡献主要集中在业务支撑领域,比如计费、客户关系管理、大数据、BI等等。

而5G解耦的技术浪潮,给电信软件厂家提供了一个新机会,因为软件定义网络的趋势,使得我们可以借助虚拟化技术,帮助网络和业务领域都做到虚拟化。

当然,我们不会去侵蚀传统的网络厂商的基础能力,我们会专注于网络域和业务域融合与智能化。借助虚拟化、智能化、可感知,我们希望把O域和B域统合,做一个融合的、统一的PASS层平台,类似Windows一样的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操作系统,未来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在这个操作系统上面进行部署、迭代、升级。

第二个词,是"全域智能化",面对运营商业务生态体系和网络生态体系,提供一整套的全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让运营商的每一个生产系统,都能实现集约化的"注智"和智能化输出。

我们都说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在通信的体系内能够得到应用,但是,以前都是什么样子的Use Case? 计费系统也好、网络系统也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好,各种智能化的功能,都是一个一个小补丁,打在各自的烟囱里面,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打通和能力复用。

所以,我们把过去20年来亚信科技沉淀下来的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沉淀到一个全域的人工智能平台里面,然后遵循一整套的标准接口的协议,向通信生态系统里面的每一个烟囱,都能做到智能化、集约化的输出。

最后一个词,是"全域可感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个系统的体系,以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为中心,来指导网络和网络领域的规划优化工作。运营商面对的终极用户还是消费者,或者是垂直行业的用户,帮助运营商去提升两类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业务体验的感知,也是我们这些IT和电信系统的业务里面,需要达到的目标。

问:这个PaaS平台现在有开始部署吗?运营商对这个平台有什么反馈?

欧阳晔博士:目前在中国移动已经有16个省商用部署,反响很好。我们PaaS工作研发的团队最近还出了一本书《大型企业微服务架构实践与运营》,也是专门讲亚信科技如何帮助三大通信运营商,怎样在业务体系建起通用的操作系统。

问:在目前阶段,机器学习算法的通用性比较差,主要还是在垂直领域用大量数据做培训,你们的"全域智能化"的平台,怎么处理人工智能通用性的问题?

欧阳晔博士:首先,我们并不是从头来做一个新的通用平台,而是已经具备了垂直的算法和数据基础,现在只是把它拿出来,放在一起打通。

我们的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其实已经包括了上千种通信网络和业务域的算法,而且它们是亚信科技过去十几年来,结合通信行业的各种业务场景、技术场景以及运营分析,所积累形成的成果。

同时,如果你跟运营商的业务专家和乙方的数据科学家,一起交流讨论业务场景,你会发现他们缺乏一个通用的的业务语言,或者说对话体系。

可能业务专家想要的是预测某一区域的人流量预警,离网率、网络优化指标、硬件监测;而数据科学家讨论的则是神经网络算法、时间序列算法等等。

简单来说,他们的对话不在一个频段上。

而现在,我们的这个平台,是把业务人员往下拉一拉,再数学家们往上推一推,让他们在同一个频段上做交流。

问:很多其他行业厂商,比如说BAT,也都在向5G+AI领域进行扩展,那我们怎么跟他们竞争?

欧阳晔博士:运营能力上讲,我们会非常尊敬OTT还有移动互联网厂家,尤其是它们面向客户的快速反映、快速迭代那种敏捷的模式。

但是,两个行业有两个行业的特性,电信行业是一个"强标准"的技术行业,并不是说在一天内多做几个迭代,就能把网络与业务质量提升很多。

通信底层技术的积淀,绝不是一日之功。物理层能够做好的公司,往应用层发展时,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应用层做得好的公司,如果往底下做,不一定能成功。

OTT厂家往通信行业渗透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失败案例,是谷歌Fiber。谷歌掌握了用户,通过各种APP有很大的流量,很强的用户黏性,是不是只要把底层的技术做好,用新技术就能自己做运营商呢?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结果,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从技术发展角度,中国已经有很多AI催生的应用,但是真正在5G+AI,我们需要在5G时代踏踏实实的做好,建立起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技术链优势。

问:在您看来,亚信科技在做数字转型上有哪些核心的优势?

欧阳晔博士:亚信科技在运营商体系内深耕这么多年,非常懂得运营商的数据是什么意思,我们做一个桥梁,把运营商数据和垂直行业的数据打通,用积累的经验,运用在其他行业,通过做自动化和智能化,来做很多价值提升的工作。即以数据作为驱动的运营商和垂直行业的运营赋能。

在信息化转型,或者说数字转型方面,可能电信行业起步比较早,做得比较领先,但很多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其实也已经做得很棒。5G又是很大的机会,将赋能输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我们可以借着5G能力的输出,和垂直的行业做更加紧密的合作。

比如,我们已经帮助中国邮政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CRM系统,这就是我们传统技术向垂直行业输出的一个成功案例。

问:现在生态圈的概念特别多,5G出来以后,亚信科技会加入哪些生态,我们自身是怎样的定位?

欧阳晔博士:从技术协议栈的角度看,亚信科技不待在物理层和基础设施层,我们还是会踏实的待在网络层和之上的应用层,帮助运营商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业务领域和网络领域做好支撑工作,这个定位在5G也不会变。

当然,在5G出来以后,我们也需要让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大一些,所以可能会向下走一走,在网络的领域,做一些智能化和虚拟化的创新,再往上顶一顶,以数据做驱动运营的工作,帮助运营商把能力往垂直行业再输出。

作为一家电信软件厂商,我们是和运营商站在一起的,在技术上是中立的。我们不会去建立任何一个黑盒子和一个烟囱,我们帮助运营商实现技术的中立、网络的中立,通过虚拟化、智能化的技术和可感知技术的策略,帮助运营商实现完全的技术中立和网络中立。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运营商高度一致。技术上,亚信在5G时代希望做业务与网络中立的编排者;同时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希望做运营商和垂直伙伴的赋能者。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通信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